小寒时节话养生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但隆冬“三九”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又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寒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那么小寒时节,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

一、注重头部保暖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这个节气外出,头部特别容易受寒,寒又为百病之源,长期积累寒气,特别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注意头部保暖不仅是要戴帽子那么简单,三九天里,出门前、睡前别洗头等生活细节也很重要。

二、谨防心脑血管病和风湿病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则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痛、风湿病等都容易发病。由于天气寒冷,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与其他季节相比大幅度增加,因为人在吸入冷空气后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随之增大,血压逐渐升高,进而特别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

三、早睡晚起

起居建议坚持早睡晚起的生物钟,晚上九十点的时候尽量睡觉,因为冬属阴,昼短夜长,阳气不足,人容易生病,而早睡晚起的作息生活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经常晚睡、早起、通宵熬夜等,这些生活小细节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对于工作压力大的职场白领,若是由于工作原因不能保证早睡晚起的作息,建议在午饭后借助半小时左右的午休来进行调理。

四、适当运动

在民间有“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小寒时节,宜多进行适当的户外的运动,如跑步、跳绳、踢毽等,张军主任建议运动最好选择在日出后进行。在情志调养方面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

五、饮食要少食辛辣

冬季吃辛辣、油腻、凉性的食物不但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对于三高患者来讲还会加重疾病的发展,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

六、进补因人施膳

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这说明饮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小雪节气虽已数九寒天,人们大补特补无可非议,但进补当中不可无章无法,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了解饮食宜忌的含义,“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所以在进补时不要被“五味之所伤”,青年人更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补。

1、肥甘厚味多食伤身

一般说来,青年人机体代谢旺盛,所需蛋白质和热量较老年人多,而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粮食之中,故青年人应保证足够的饭量,注意粗细粮的比例搭配,并摄入适量的脂肪,在选用药膳进补时应考虑这一因素。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特点,往往有些人因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而招来不速之客——“青春痘”,它给年轻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2、御寒保暖最宜温补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对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

3、冬季锻炼因人而异

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段。此时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机。但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切不可盲目,即使身体强健的人,也要讲究一下锻炼的方式和方法。可每周参加2~3次的健身运动,如游泳、打网球、打保龄球等。平时生活中要经常散步、慢跑、做操等。另外,还应注意室内通风,外出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总之,小寒养生要因人而异去锻炼,因人施膳去食补。

七、沐足疏通经络

入冬以后,有人经常会觉得腿脚冰凉。中医认为,“风寒脚下生”,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寒性肌肉酸痛、神经末梢循环不良,从而导致手脚冰凉及各种不适。

因此建议,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解表散寒,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我们中医科的足浴方温通经脉,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叩齿 ·搓脚心

叩齿,就是上牙磕下牙。齿为骨之余,而肾主骨,故肾亦主齿。《素问》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人在七八岁的时候肾气旺盛,那时就会开始换牙。

叩齿时牙齿振动会刺激和唤醒肾的活力,早起叩齿最宜,长期坚持则能强肾固齿,预防蛀牙。

所谓搓脚心就是摩擦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处的凹陷处,它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位,按摩此穴有升清降浊,交通心肾的作用。睡前洗热水脚的时候,趁热搓脚心效果最佳,能镇静安神,容易心悸失眠的人宜常行此法。

八、适当运动养阳

冬季虽然是养藏的季节,但不是说就不能运动。适度运动能产生阳气。小寒后天气寒冷,适当的体育锻炼、户外活动,能强身健体、增强身体御寒能力。

同时,不同的人群进行体育锻炼时也应注意适当的方法。适量运动,锻炼时间尽量选择日出之后,因为日出后气温升高,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

但冬季运动要注意 “无泄皮肤”,避免会导致大汗淋漓或皮肤裸露面积大的运动。

九、小寒进补

1、山药羊肉汤(有补脾益肾,温中暖下的功效)

材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味精适量。

做法:将羊肉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净,将羊肉、淮山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浇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味精,搅匀,连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内即成。

2、太子参炖鹌鹑(有补五脏、益中气的功效)

材料:鹌鹑肉250克、瘦猪肉100克、党参15克,淮山30克,桂圆肉10克,枸杞子15克,芡实10克。

做法:将鹌鹑肉、瘦猪肉洗净,切块,党参、淮山、桂圆肉、枸杞子、芡实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炖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3.远志枣仁粥(有补益肝肾,养血安神的功效)

材料:远志10克,酸枣仁1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远志、枣仁、粳米洗净。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然后放入远志、枣仁,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成。

4、五谷为养熬粥羹

人体气血从体表收回到五脏六腑之中。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小寒处于三九前后,此节气需暖肾以固阳气,温脾以增卫气,养生原则是敛藏精气,固本扶元,以“防寒补肾”为主。要暖肾以固阳气,温脾以增卫气。

可选健脾理气的食材,如栗子、大枣、桂圆肉、淮山、莲子、枸杞等。但体质偏热、偏实及容易上火者,则注意凉热的合理搭配。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多食五谷有益养神天寒,更要吃暖食,热汤、粥、面等五谷,糯米、黑米、韭菜、核桃、洋葱、蘑菇鲢鱼养人精神,很适合冬日食用。常常身处暖气房内的人,宜吃些清热食物,如萝卜、黄豆芽、菠菜、芹菜、白菜、豆腐等。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5、花生红枣黑米粥

① 黑米和糯米提前用冷水浸泡2个小时左右;

② 再将黑米、糯米、红枣、花生放入锅中加适量水;

③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制40分钟,可以加少量冰糖。

中医认为,色黑入肾,红色养血,这道粥既能满足您的味觉,又能益气健脾养血,有很好的养颜效果呢。

6、百合山药粥

① 糯米和粳米混合后浸泡,百合、去皮山药洗净蒸熟;

② 水加热至沸腾,放入糯米和粳米;

③ 百合山药撵成碎泥,倒入锅中,小火熬煮40分钟。

此粥健脾、补肺,益气、固肾,糯米的温润中散发着百合的清香,加上山药的调和,入口绵软润滑,适合这个冬季的一款粥品。

7、紫苏生姜红枣汤

功能: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气。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生姜能散寒暖胃,红枣养血和中。

做法:

1.干紫苏叶10克,生姜3块,红枣15克,先将红枣洗净,去掉枣核,再把姜切成;

2.将干紫苏叶浸泡15分钟,与姜片、红枣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沙锅里用大火煮,锅开以后改用文火炖30分钟;

3.将紫苏叶、姜片捞出来,继续用文火煮15分钟。

Next Post

小儿推拿“不吃药不打针”,易被小儿接受,基于中医理论指导,通过各种手法等作用于小儿身体,以达到调整脏腑气血功能、防治疾病的作用,深受民众的喜爱。然而,不时有一些负面报道,如近期网传的西安一名4个月大的女婴在接受推拿后死亡事件,使小儿推拿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小儿推拿还能不能做,家长在家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安全性呢?

周三 1 月 8 , 2020
小儿推拿“不吃药不打针”,易被小儿接受,基于中医理论指导,通过各种手法等作用于小儿身体,以达到调整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