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也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同时,为抵御冬天即将到来的冬季严寒,做好养生,补充元气。
立冬民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立冬之日,家家会准备各式各样的美味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即交子之时,而“交子”与饺子谐音,为寻求一个好兆头,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立冬吃饺子是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常言道,“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的陷逐渐多样化,有芹菜、茴香、韭菜、猪肉、牛肉、鲅鱼、三鲜等等。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吃饺子的由来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佳肴。在中国许多地区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除了北方将饺子作为节日美食外,南方人也在一定的场合中食用饺子。
节气养生
立冬后气温下降明显,自然界万物活动趋向静止,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以养精蓄锐,为来年春“生”做准备。此时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这万物收藏、趋避寒冷的时节,养生重在一个“藏”字。
1、精神调养。精神调养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说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心态平和,使神志深藏于内,含而不露,安静自若,合理用脑,保持安静与乐观。不折腾自己的心神,不过度消耗精气,从而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2、起居调养。立冬之后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衣着适度。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传统养生认为睡觉是第一大补。民间俗语:“睡个好觉,有如吃个母鸡。”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而,立冬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立冬健脚即健身。睡前,先用温水泡洗双脚,然后用力揉擦足心(涌泉穴),除了能祛除污垢、御寒保暖外,还有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以及预防感冒的作用。
3、运动调养。“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立冬后要适当运动,以微微似汗出为度,这样才能强身健体。否则汗多泄气,有悖于立冬阳气伏藏之道。建议中老年人可选择走路、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型的运动方式。“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因此立冬后外出运动尽量选择日出之后和太阳未落之时,以趋避寒气。尤其是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哮喘等患者,应选日照充足的时间段外出锻炼,避免寒冷的刺激,以免诱发旧疾。
4、科学进补。冬令进补,是国人数千年的习俗,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立冬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牛肉、韭菜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常感燥热之人,不宜食生冷,应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冬令进补时,为使胃肠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选用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煮些花生红枣汤,以调整脾胃功能,做好“引补”。
敛阴护阳
藏出健康
潜阳气。立冬后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收敛阳气为基础。正如《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提示:“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剧烈运动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导致阳气泄越。立冬时节起居上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而老年人立冬后尽量在日出之后太阳未落之前出门活动,趋避寒气,唐代医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所以充足的睡眠,有益于阳气潜藏。专家提醒立冬后着衣太厚太薄都不好,衣着过少易感冒耗伤阳气;反之,衣着过厚,则宜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同时做好背部保暖有利于阳气潜藏。
补肾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以冬寒之气养肾”。立冬后天气开始由凉转寒,人体此时肾气变得旺盛来适应这一变化,立冬后补益肾气都要围绕一个“藏”字。饮食上:立冬时心肺气弱,肾气强盛,食宜减辛苦涌泄作用及生冷、燥热的食物,以潜藏肾气。可以适合清补甘温的食物,如鸡、鸭、鱼类、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等,同时配以甘润生津的果蔬,如梨、冬枣、柑橘等清润滋的食物以补肾气。同时立冬后睡前可以热水泡脚,促进肾脏阴阳气的和调;耳朵上穴位密布,且通四肢百骸,中医认为肾脏开窍于耳,常常搓揉按摩耳廓有补益肾气强健身体的作用。
锻炼准则
立冬时节的锻炼还应遵循下面的“四个准则”,才能既实现防寒保暖和强身健体的目的,又不会因锻炼不当而损害健康。
准则一:锻炼之前要充分热身。由于人的身体在低温环境中会发僵,锻炼前若不充分热身,极易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因此应正式锻炼前先进行徒手操、轻器械练习等“预热”运动,热身的强度以使身体发热并微微出汗为宜。
准则二:锻炼时衣物的薄厚要适当。立冬过后气温很低,因此在运动前要穿厚实些的衣服,在热身后再除去外衣;锻炼结束后应尽快回到室内,不要吹到冷风,以及擦去汗水并更换衣服,以防止冷热交替造成热量散失而感冒。
准则三:锻炼时应适时调整呼吸。由于冬天常有大风沙,因此建议在锻炼时最好采用鼻腔呼吸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鼻吸气、口呼气的呼吸方式,但切记直接用口吸气。这是因为鼻腔黏膜能对吸进的空气起到加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同时鼻毛亦可有效阻挡细菌,堪称呼吸道的“保护神”。
准则四:室内锻炼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不少人习惯在冬天选择室内锻炼,并把门窗紧闭,以防止寒冷空气的入侵。但实际上,这样很容易因缺氧而导致头晕、恶心等症状。因此在室内锻炼时切记保持空气的流通。
进补食物
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应少食生冷,一般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热。多饮豆浆,多吃新鲜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1、冬令进补的食物应该具备三种功能:
一要有保温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连根带皮的蔬菜。这类蔬菜生长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
三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维生素B_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润肺生津的食物也要多吃些。
2、常用进补食物:
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食生藕、秋凉宜食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黄鳝:秋冬食鳝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鳝鱼、炒鳝丝、黄鳝粥均可。
板栗:有健胃养脾、补肾强骨的作用,板栗还有“补胃之王”的美誉。
花生:用鲜花生仁研末冲汤喝,或水煮食用。花生不宜炒吃,因消化吸收不好。
红枣:秋冬食红枣是滋阳润燥、宜肺补气的清补食品,若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疗效更好。
3、常用养生粥
山药粥:山药(去皮)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均适量。将山药切成小块用油炒过加入蜂蜜,将大米熬成粥,加入炒过的山药再煮开,即可食用。山药为滋补肾、脾之佳品。
栗子粥:栗子(去皮)50克,大米50克,盐少许。将生栗子用高压锅(少放水)煮熟,去皮,捣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盐调味。栗子可补肾,对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或疼痛有食疗作用。
芝麻粥: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盐适量。先将芝麻炒出香味,将大米洗净煮成粥加入芝麻,调入蜂蜜或食盐,即可食用。芝麻可分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肠补肺气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肾、强筋骨。
杏仁粥:杏仁(去皮)20个左右,大米50克,白糖或食盐少许。将大米洗净煮粥,快熟时加入杏仁继续煮至熟,加少许白糖或食盐。杏仁可止咳定喘、祛痰润燥。
核桃枸杞粥:核桃仁30克,洗净捣碎;枸杞15克,洗净;大米50克,洗净,加适量水同煮成粥。为神经衰弱、小便余沥不净的食疗佳品。
梨粥:鸭梨3个,洗净去皮、去核、切块。加适量水煮半小时,将大米50克洗净,煮成浓粥。快熟时加入梨汁及梨块,同煮至熟。有润肺清心、祛痰降火之功,对小儿肺热咳嗽有食疗作用。
牛肚大米粥:牛肚200克,大米50克,食盐少许。将牛肚用盐搓洗干净,切丁,与洗净大米加水同煮成烂粥,加少许盐调味食用。为小儿病后体虚、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食疗佳品。
食疗二方
1、治感冒的“神仙粥”。民间流传预防流感的“神仙粥”:“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头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此粥适合冬季感受风寒后服用,服粥后盖上被子,令周身微似有汗为佳。
2、当归生姜羊肉汤。取当归20克、生姜30克洗净,用清水浸软,切片;再取羊肉300克,洗净切碎;将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旺火烧沸后去浮沫,加料酒;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加以调味即可。功效: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特别适合阳气不足、手足发凉的人群在冬日早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