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小心风

立冬时节,这几天全国很多地方都在降温,很多人说:“我被寒风吹到了!”风为百病之长,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因素,致病广泛,历代中医大家对“风”的认识有所不同,但始终不离“外风”与“内风”之说。

什么是“风”

中医是怎么运用“风”这个概念来治病的呢?首先,必须讲清楚的是:中医的“风”,分为“外风”和“内风”两个概念,一般“外风”指的就是我们被风吹到那个“风”,而“内风”指的是内科疾病,产生了类似具有“风”的特点的状态,比如抽搐、震颤、眩晕等症状,中医管这叫“内风”。今天我们来聊的,是外风。内风以后有机会再聊。

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观察,我们身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和外界环境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古人抬头望着辽远的天空,低首看着大地上各种动植物和我们自己的变化,不断思考,最终总结出了这么几种外界的环境异常变化,会导致我们身体生病,它们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古人管它们叫六淫,这个淫,是过分、肆虐的意思,其实,这六种气候变化,本来是大气的正常变化,一年四季都会有的。

但是,有两种情况下,它们会成为邪气:第一,我们自己的正气不足了;第二,它们出现了异常的变化比如,太强了,或者没到该出现的时间,它却出现了。比如冬天应该冷,但是这一年却暖得要命,于是,热邪出现了。

那么大家来看看,这六淫里面,哪个邪气被排在第一位呢?就是风邪,所以《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我们中医常常讲的“风为百病之长”就出自这里。

到底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呢?为什么六淫要把风摆在第一位呢?这里面到底有着哪些奥秘呢?

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风邪这东西,好像还真不是一般的“坏”,好像每个邪气为患,它都要参与一下,比如:风寒、风热、风湿等,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参与,似乎它就是那个载体,其他邪气,可以借助于它的力量,来进入我们身体捣乱,好比它就是那个带头的强盗,本来其他的强盗还犹豫不决呢,它在那里喊:“来啊,各位兄弟一起来啊,这个城池正气不足,守备不够,我带领你们去搞破坏啊!”嗯,这就是这个“风邪”干的好事儿。

现在,既然我们明白了风的捣乱的特性,那么,它到底是怎么捣乱的呢?正如一个老外曾经问过我的:你说“风”进入了人体,它是怎么进入的呢?我们怎么检测风的进入呢?风在哪里呢?

风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说:风就是空气的流动,有人说:风是能量的流动,这么说也可以,其实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能量。

风在流动的时候,带来了与物体不同的温度、湿度,使得被风吹到的物体,或者是物体被风吹到的部分发生改变。

窄缝的风

我们来尝试一下吧,用风寒来做例子:比如,我们用三个汤勺,盛满三个汤勺的滚烫的热汤,这时,三个汤勺的温度是一样的,都是无法入口的。然后,我们用嘴不断地吹中间的那个汤勺,很多人在喝汤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

然后,过了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三个汤勺的温度不一样了,其中没有吹到的,温度稍微下降了一点点,还是不能入口;而被我们吹过的那个,温度已经明显降低,可以喝了。

大家看,这就是风的特性,它带来了新的空气,因为新的空气与热汤的热量源源不断地交换,降低了其中一个汤勺的热汤的温度。

这三个汤勺,只是一个模型,如果它们是我们身体的不同部分呢?

比如说,您在开车,车的空调冷气开着,吹风的位置,正好是您的胳膊的关节部位,或者是您坐在窗边,窗户开了一个小缝,初冬的风正好吹在您后脑勺的位置。这个时候,情况会怎么样呢?

此时,风带来的新的空气,不断降低您身体局部的温度,给身体造成了冷热不均的状态。

那么,此时身体会怎么样呢?比如,您胳膊整个温度都是一样的,就是人为的造成了肘部的温度降低,气血运行到这里,突然进入了低温区,大家知道,血液是液体,温暖就通畅,寒冷就凝滞,您的身体其他地方都是温暖的,就在这里局部低温,因此,气血很容易就瘀阻在这里,导致混乱。此时,在肢体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风湿,中医说:“风寒湿三气杂至为痹”,就是这个意思。

我这只是简单的描述,其实,整个过程远远比这复杂,这就像是大部队行军,长长的山路,大家的速度都是一样的,结果突然在其中的一小段路,出现了拥堵,结果会怎样呢?会乱作一团,互相踩踏,互相冲撞,造成更大的麻烦。所以,西医认为风湿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身体错误识别,造成了攻击,其中的道理,也是可以体会一下的,我觉得此说有理,至少这是局部混乱的一部分。

所以,结论是:风是空气的流动,会造成被吹物体的温度、湿度的改变,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身体的局部被风吹到。身体局部的温度湿度的改变,对于体质偏弱的人,会造成伤害。

比如,有的人让寒风吹到胃部,则会胃痛;有人睡觉被窗户开的小缝的风吹倒,会患面瘫;有人肘部被车窗开的小缝吹到,则会患上风湿等等,类似的事情很多,都是局部被风吹到导致的病症,这种情况,很多是窗户开的小缝,或者类似的情况导致的,比如胡同口的风,比如墙的窄缝的风等等,需要我们关注。

突然的风

所谓“突然的风”,就是在比较稳定的环境中,突然出现的与环境完全不同的风。

比如说,夏天天气很热,我们的经络循行比较顺畅,此时我们的身体微微出汗,毛孔开张,腠理疏松,这是这个季节的正常状态。可是,如果突然进入有空调的房间,此时,就不一定是一个窄缝吹出的风了(其实空调的风也是窄缝吹出的),而是整个房间都是冰冷的,这样,只要有空气的流动,就会带来温度的改变,或者说,空气的流动会加重温度的降低,此时身体会严重无法适应,这就是风寒了。

这种温度的改变,对人体体表和上半部的影响往往很大,比如我们被寒风吹到,往往是上半身感觉明显。

所以,中医认为风邪善动不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尤其是在皮毛腠理开泄的时候,更容易伤人正气,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在东北,尤其是秋冬季节,经常会突然刮起大风,很多人会被吹到,身体出现问题,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感冒,这就是“突然的风”导致的问题。

所以,关注健康的人,需要认真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尽量不要把自己放到“突然的风”的环境中去。所以《黄帝内经》说:“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不同性质的风

我们一般一想到风,都会想到风寒,但是,其实风对人体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温度会有寒热,如果持续的热风,会引起皮肤开泄,津液损伤。如果是燥热结合,加上风的因素,则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另外,燥湿也会引起身体的变化,如果湿度比较大,结合寒热,则情况更加复杂。可以这么说,寒热、燥湿,这是两个系统的坐标,如果加上气压的高低,则坐标更加复杂,此时,所有的这些因素,如果有了风的载体,都会危险系数成几何积数状态地增加的。所以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说:

“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则曰风湿,兼燥则曰风燥,兼火则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由是观之,病之因乎风起者自多也。”

所以,《黄帝内经》里面专门有一篇,叫《九宫八风篇》,就是从时间、空间两个坐标,讲述了不同的风的不同性质,以及伤人的不同后果,各位有兴趣的可以读一下,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比我们要深入得多。

带着杂气的风

在很多时候,当风大的时候,会带起很多杂物,比如在北方,在冬天的时候,大地没有绿色植物,所以土地会暴露在外,此时如果狂风怒号,则很容易出现尘土飞扬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治病的外邪,就更容易附着其上,侵袭人体。也就是说,我们同样吸入一口空气,可能在尘土飞扬的天气里,我们吸入的各种微生物会更多,感染的机会也就更多。

我记得小时候,在这种尘土飞扬的天气里,我就特别容易身体出现问题,或者说我小时候的外感,多数是这个原因引起的。所以,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建议大家还是要戴口罩的,口罩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带着杂气的风”。另外,雾霾的天气,从窗子会吹进来这种“带着杂气的风”,会令房间里雾霾充满,所以我们要使用空气净化器。

了解了风的特性,我们在穿衣,居住,生活的细节等各方面就要多加注意,多加防护。

六淫之首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观察,我们身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和外界环境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古人抬头望着辽远的天空,低首看着大地上各种动植物和我们自己的变化,不断思考,最终总结出了这么几种外界的环境异常变化,会导致我们身体生病,它们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古人管它们叫六淫,这个淫,是过分、肆虐的意思,其实,这六种气候变化,本来是大气的正常变化,一年四季都会有的。

但是,有两种情况下,它们会成为邪气:第一,我们自己的正气不足了;第二,它们出现了异常的变化比如,太强了,或者没到该出现的时间,它却出现了。比如冬天应该冷,但是这一年却暖得要命,于是,热邪出现了。

那么大家来看看,这六淫里面,哪个邪气被排在第一位呢?就是风邪,所以《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我们中医常常讲的“风为百病之长”就出自这里。

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风邪这东西,好像还真不是一般的“坏”,好像每个邪气为患,它都要参与一下,比如:风寒、风热、风湿等,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参与,似乎它就是那个载体,其他邪气,可以借助于它的力量,来进入我们身体捣乱,好比它就是那个带头的强盗,本来其他的强盗还犹豫不决呢,它在那里喊:“来啊,各位兄弟一起来啊,这个城池正气不足,守备不够,我带领你们去搞破坏啊!”嗯,这就是这个“风邪”干的好事儿。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易袭阳位

外风为自然界气的吹布流行。风所到处,无孔不入;其所侵掠多以草木树梢之动为征。

取这些象,风邪就具有了升发、向上、向外、开泄的特性。

这里再次注意:风为阳邪不是指它的性热。因为从凉热角度看,风是偏凉的,所以在有空调之前,夏天人们喜欢扇扇子,或吹风扇,是以凉风来扫炎热。

风为阳邪,是因为风具有升、开、外、上特点,所以属阳邪。

风的这些特征会带出什么症状?

风无孔不入,易使腠理疏松而开张,所以说:其性开泄。腠理开张则易汗出;汗出则腠理更疏而恶风;风邪袭表,正气趋表抗邪,正邪相争于表则发热,但是汗出则热易泄,所以它的热一般不高;风袭阳位,常伤及人体上部、阳经和肌表,所以常见头项痛,眩晕,肩背、上肢疼痛等;五脏之中,肺位最高,属于阳位,所以伤于风者,易见咳嗽,喉痒,或遇气流入肺即咳(此亦风象),鼻塞,流涕,喷嚏等肺系症状。

所以《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正邪相争于表,所以脉浮;腠理疏松,所以脉不紧张而见驰缓。

以上,就是六经辨证中的太阳中风证,即太阳经被风邪所中。

太阳中风证,放在不同的辨证方法中,就有不同的证名:八纲叫表虚证,以汗出则气越,又血汗同源,气血皆损故曰虚;脏腑辨证言风邪犯肺;病因辨证曰风淫证候。

虽所用辨证方法不同而证名不一,但本质不变,均以风邪袭于阳位,卫阳不能外固,营阴不得内守为病机。

不过是六经辨证重经络,八纲辨证重表里,脏腑辨证重脏腑,病因辨证重病邪而已。其实就如分别用名、字、号喊同一个人一样。

这么多不同的证名其实所治无异,都是桂枝汤主之。

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而数变。风是自然界流动之气,“善行”自是本性。以病象应风象,则凡见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特性之病征,即为“善行”风候,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称之为“风痹”或“行痹”;皮肤瘙痒而痒位游移无定所,谓之“风疹”;喉痒时每有局部凉气游动感;均为风气偏盛,善行之候。

风时起、时息,风向亦多变幻,就又有了“数变”意象。所以病征具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特性者,亦以风名之。

如风疹之皮肤瘙痒,痒位游移,谓之“善行”;但发无定处,此起彼伏则又见“数变”。

再如面瘫者多突然起病,谓之小中风,病机多为经络空虚,风邪入中。

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疾病,一般发病多急,传变也较快,亦属“数变”。

Next Post

大白菜清肠排毒防便秘 冬季要多吃还是身体灭火器

周二 11 月 12 , 2019
立冬大白菜售卖旺季,应季的大白菜,营养成分很丰富,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粗纤维以及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