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话养生

9 月23 日,太阳黄经达180 度,此时“斗指己,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为秋分也”。秋分是24 个节气中8 个重点节气之一,其特点是昼夜时间相等,阴阳各半。天人相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阳平衡”。

一:秋分已至,气温下降明显,早晚温差加大。在这一时节何如把握好“秋冻”的分寸,预防感冒等疾病?除了感冒,在这一时节,还应当注意预防哪些疾病?

自古以来,“春捂秋冻”就是养生谚语。秋冻是说秋季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而要适当冻一冻,从而激发身体逐渐适应寒冷,预防冬季多种疾病的能力。秋冻有一定道理,但却不是一冻到底。当天气变化平缓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但不感觉寒冷,是可以的。而当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则不能一味地追求秋冻,否则容易患上感冒或呼吸道疾病。另外需要注意,脚部一定要保暖。

一些老年人朋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天气转凉,特别警惕心脑血管疾病、胃病、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的发作。

寒冷是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在寒冷的状态下,人体会把体表血液输送到身体内部,以保存能量。这就导致血管紧张,血压增高,心跳加快,势必会加重心脏的负重,让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脏加重缺血、缺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病变。患脑血管疾病者,受寒之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脑部负荷加重,易引发脑出血或脑梗塞。

患有胃溃疡、慢性胃炎的人更要注意保暖,人体受寒冷刺激后,会导致血液中的组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原有的老胃病发作,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老慢支患者在受到寒冷刺激后,气管、支气管会发生痉挛,加重原有咳嗽、喘息等症状,影响生活。

风湿病患者。有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者,平时关节就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假如盲目秋冻的话,会加重病症,导致关节疼痛难忍。

二:秋分过后,天气逐渐转凉,饮食方面应该如何调整?哪些食物是这一时节的养生佳品?

在饮食调养上,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方面作为出发点,将饮食分为宜与忌。总的原则是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质人应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针对大部分平和体质的人,秋分时节不妨试试以下食材以养生:

1、百合润肺 百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和钙、磷、铁及维生素等,中医作为止血、活血、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的补药。百合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止血等作用,还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将百合洗净,煮熟,加粳米熬粥,放冰糖后食用,可清热润肺,滋补益中。

2、枸杞温补 枸杞具有解热、治疗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疗效,泡茶喝可治疗体质虚寒、性冷感、健胃、肝肾疾病、肺结核、便秘、失眠、低血压、贫血等症。由于枸杞属温补之药,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体质虚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可经常食用。

3、银耳生津 银耳乃药食同源之物,药性平和,有扶正固本和很好的滋补润泽作用。银耳性平,味甘、淡,入肺、胃、肾经,能润肺滋阴,养胃生津,补肾益精,强心健脑,对虚劳咳嗽、痰中带血,虚热口渴等均有一定的疗效。秋季干燥,银耳莲子粥可谓是清热去燥、滋阴养胃的佳品。

4、萝卜开胃 多吃萝卜,可以有效地缓解喉部的不适,达到止咳化痰的效果。秋分容易肠胃不适,由于季节的转换,食物的转变容易削弱肠胃的功能,让细菌有机可趁,引起肠胃疾病。而萝卜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对食物进行完整地消化,还能刺激人们的食欲,避免秋季食欲不振的问题。

5、梨清肺

梨是秋天最好的水果,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等症。梨是最常见的清肺食物,可以蒸食、煮汤,还可以捣泥成梨糕,对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效果极佳。

除了多吃些润肺去燥的蔬果,还要及时补充水分,日常可以多饮一些菊花茶、枸杞茶、栀子茶或柠檬茶,还可放入冰糖、罗汉果等,帮助人体去除秋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轻松的心情。

三:秋分时节,在生活起居、户外运动方面注意哪些养生细节?

1、 首先是重视精神调养。阴虚的人,肝火易旺,动辄发脾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搂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到了秋季,其燥象更为明显。因此,预防秋燥的另一环就是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平时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纳新,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的侵害。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秋游,登高望远,既调畅情志又锻炼了身体。

2、 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运动时应注意防止受凉感冒。秋日早晚温差大,尤其是清晨温度比较低,不要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而是应该等到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衣服。锻炼后还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3、 要预防运动损伤。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准备活动。

情志养生

情志养生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体质调养可选择我国古代民间九九重阳(阴历重阳节)登高观景之习俗,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这是养生中的养收之法,也是调节精神的一方良剂。

饮食养生

在饮食调养上,以阴阳平衡作为出发点,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做到“阴阳平衡”、“出入平衡”。同时,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方面,也是注重调和阴阳。

少辛增酸

所谓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气太盛。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剩肺气之侵入。根据中医营养学这一原则,在秋季这6 节气期间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忌苦燥

中医学认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以五脏之病,五味和四时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提出“肺病禁苦⋯⋯秋不食肺”的观点。因此,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苦燥。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昼夜均、寒暑平。此时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在农村有丰收的喜悦,在这个时候是宁神调钟(生物钟)的好时候,如连喝三天秋分顺安养生汤对身体大有益处。

顺安养生汤

原料:红枣10 枚,黑木耳20 克,山东东阿阿胶6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黑木耳用温水泡开,然后与红枣、阿胶同煮,慢火熬成羹,依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此为一天煎服量,自秋分当天算起连服三天。

功效:本汤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气为阳,血为阴;气行则血行。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滋阴润肺生津和补脑强心的作用(秋与肺相应,秋主燥)。

油酱毛蟹

配料:河蟹500 克(海蟹也可),姜、葱、醋、酱油、白糖、干面粉、味精、黄酒、淀粉、食油各适量。

制法:将蟹清洗干净,斩去尖爪,蟹肚朝上齐正中斩成两半,挖去蟹鳃,蟹肚被斩剖处摸上干面粉。将锅烧热,放油滑锅烧至五成熟,将蟹(摸面粉的一面朝下)入锅煎炸,待蟹呈黄色后,翻身再炸,使蟹四面受热均匀,至蟹壳发红时,加入葱姜末、黄酒、醋、酱油、白糖、清水、烧八分钟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后,收浓汤汁,入味精,再用水淀粉勾芡,淋上少量明油出锅即可。

功效:益阴补髓,清热散瘀。

此外,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体质的人,应忌食油腻;木火体质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容易导致过敏的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

 

Next Post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向工作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及家人问好

周日 9 月 23 , 2018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举国同庆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