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经过了无数人的检验,对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急性病、慢性疑难病都有明显和确切的疗效。因此,中医的理论体系和各种学说,即使现在还不能完全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来解读的今天,也是可信、可学和可用的。 可以这样说:中医不是靠是否能够用西式现代科学知识讲得清楚所谓的道理而存在,而是确切的甚至是神奇的疗效。如果能够用西式现代科学知识讲清楚所谓的道理,那一定就是西医,而不是中医。而如果回到中国传统科学知识体系中来解读中医,那也一定是完全能够讲得明白的。
中医的“辨证施治”
比如1956年乙脑爆发,蒲老先生治疗167例乙脑患者没有一例死亡。有关人员却说这样的治疗效果不能算医疗成果。
原因很简单,167例患者用了98个方子,平均每个方子用不到两个人,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治疗的患者都是个案。这是很典型的西医思维,用“不具重复性,不科学”来打压中医。
这是一个不靠谱的思维误区。要知道,中医或者中药方的“适应症”(indication)是“证”,而不是西医的“病”。
就算是西医的一病一药,也不能给前来就诊的连续167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给予完全一样的处方吧。那个“有关人员”,真是别有用心!
再如,科学的核心在于对事物分类(比如对植物动物分类,元素周期表对化学元素分类),而且是对事物进行可重复性的分类。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中医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按“证”的分类,而且这是一套在几千年实践中发展成熟稳定的分类体系,怎么说不科学呢?
比如中医九种体质的辨识做成了问卷调查形式,只要识字都可以自测,在大样本人群中做试验,97%以上的人可自己清晰辨识归类;中医对疾病辨证也是可以系统学习掌握的,有其可重复性。
好了,你承认中医从其对疾病表现进行分类上,是“科学”的。
而针对这些不同的证,又有不同的验方,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调整药方的记载,这又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吧,是开展“真实世界”临床验证吧。
这种基于临床的实践,又哪里不科学?
打开《伤寒论》,从现代医药界眼光审视过去,我看到的明明就是一百多条“药物临床试验方案”——先说适应证和禁忌证(入排标准),再说用什么药。
真的,对于《伤寒论》的每一条稍稍加于扩展,就是一个药物临床试验方案。
听说日本韩国已经注册成功了好多《伤寒论》的经典药方,还在美国等国家申请了专利。
至于中医针灸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它是如此有效,在全世界如此受欢迎,美国已有44个州允许中医针灸医师的执业,而且美国很多白人学了中医针灸开了针灸诊所执业。
针灸现在可以说在国外非常得宠,乃至有些美国的理疗师没有学中医理疗也拿起针进行针刺,引发中医界,包括白人中医针灸师义愤填膺地批评。
而关于针灸治病的道理,现代科学还是知之甚少。比如针灸镇痛,研究是因为针刺的疼痛感让机体分泌了抵抗痛感的物质(内啡肽+激素等)。
这是被现代“科学”征服的人,试图用自己的认知去解释针灸的一个努力,但不是全部。
总之,公平和严谨地说,“中医针灸治病很有效,科学正在努力认识中医针灸”这句话是成立的。
中医的“阴阳五行”整体观
这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也是中医核心价值所在,是中医对人体这个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律提出的理论模型。
阴阳理论可近似翻译为“多层次多方面的稳态平衡模型”或者“人体能量与物质平衡转化模型”,五行理论可翻译为“人体多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型”。
该理论可以有效指导中医实践,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而且可被现代医学中的很多理论和事实印证,比如内脏之间关系的中医解读和现代解读从功能层面基本一致,只是各自用词不同而已。
有人可以不喜欢“阴阳”“五行”几个字,觉得和一些算命、迷信相关联。那其实中医的阴阳五行是有相对严格定义的,可以和泛中华文化中的用法进行切割。
因此,我认为中医的“阴阳五行”整体观念学说是对人体系统的运行提出的系统的理论,而且因为有理论指导,所有对人体运行紊乱(生病)有系统的应对措施。
请问西医对人体系统的运行是什么系统理论?有什么系统的应对措施?
对不起,西医到目前还是把患者分割成缺乏有机关联的不同器官看待的,人像低下的机器一样可以随便组装拆卸。
西医解剖学只是机械的形态命名,对于如何综合各个系统和脏器的知识,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病,西医的实践还缺乏统一理论。
血压高了给降血压,血糖高了降血糖,长肿瘤了给切掉,非常机械。若干年后回想起来应该会觉得非常幼稚可笑。
为什么一般人都觉得西医更科学?
这主要是因为西医对付单一因素疾病,比如刀枪伤、传染病,这些简单点对点类的疾病,确实成效卓著。
但是,对于人体复杂性,多系统,多因素疾病,西医就束手无策,而中医可从容应对。
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病原,经过西方科学的研究,做出微观的定性,血清学、病原学、毒力学都搞的很清楚,然后做出疫苗或者抗生素来,一下子控制了很多重大的传染病。
比如天花,麻疹,结核等。对于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等过去导致高死亡率的情况也能用抗生素控制,在西医医院生产的围产死亡率也大大降低。
也正是在对付传染病上西医的巨大成功,帮助西医占据了中国医学的主导地位。
然而,时代不断发展,如今非传染病已经取代传染病,面对老龄化社会下的许多慢性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肿瘤等疾病,现代医学就有点手足无措了。
传染性疾病现在西医也面临耐药性问题的挑战,比如抗生素的耐药,抗病毒药的耐药。
而且对除开那几种已有疫苗之外的病毒性疾病,西医基本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是“多休息,多喝温开水”。绝大多数病毒性疾病还是靠人自己免疫力抵抗。
比如现在欧美深受肥胖之害,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极高,糖尿病,肾病,癌症,因素复杂,真的不好治,真的排除了病毒和细菌感染。
而西医还在按照对付传染病、单因素疾病的路数,找“药物靶点”。但是却发现信号通路一条又一条,相关基因蛋白及各种大小RNA成百成千成万,相互作用变化多端,突变分布扑簌迷离。
药物作用控制了一个靶点,另一个靶点又异军突起。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无法根治疾病,最多只能短暂延缓危机,但往往药物副作用还导致加速死亡。
用过去对付传染病的方法论,找药物靶点进行干预,根本就是手忙脚乱,劳而无功。
在中医看来,西医应对系统性功能失调类疾病的困境,正是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好比进行军事管理,以前是清除异己,有一套手段,鉴别出来,驱赶了或杀死了就是。
但是现在都是自己人了,但是协调不好,内部管理出问题,还用过去的手段去“抓内奸”抓“腐败分子”,发现清除不干净,而且搞的实力虚弱。
但是并没有去系统反思管理问题,没有去清楚产生腐败分子的体制环境机制。
中医不同,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本身就是针对人体这个体系的,而不是针对病原菌的。
人体的机制如何保持内部平衡,诸多器官如何相互作用,中医是有理论模型的。而且这个理论模型指导下,对于绝大多数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是行之有效的。
举肾病为例。西医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药物,基本只能等着疾病进展到去透析。
而中医治疗好慢性肾炎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好遇到两个名人的病例,很值得回味。
中国近代名人胡适的肾炎就是找中医治好的。
而梁启超和胡适一样也宣扬科学,宣扬西医,贬低中医,后来也是肾病,非不去找中医,到协和医院,被错割了好肾,死了。
两位中国重要文化领袖级人物,都在肾病上与医学相遇。一个让中医治好;一个让西医治死。让人不由感慨,他们的命运是否也暗含了中国文化的命运?
中医的理论围绕人体复杂体系提出,很适合解决多因素多器官复杂疾病。
其理论清晰,经得起实践检验,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特别是在合格的优秀中医使用下,产生了很好的疗效。这是中医生命力的关键。
如果一定要用西医的眼光去看中医治疗复杂疾病,那中医复方就是“多靶点多通路多管齐下,有主有次还兼顾减轻副作用”(君臣佐使)。
西方有些老人每天服西药高达25-30种,这是西药最后针对复杂疾病的“复方”,但显然不如中医的复方有机、整体、有理论指导。
未来中西医的融合
既然中医理论是复杂的,不机械的,非线形的,也就需要学习者“有悟性”。
即便遇到名师指点,也需要学不短的时间,才能真正做到疗效稳定,药到病除,立竿见影。
因此各代杰出的中医人才都有不少神奇的治病故事——只是因为很少人能理解方觉神奇,对于精通中医的业内人士,那只是敬佩前辈技艺高超。
虽然都是敬仰,态度确有本质差别。说中医“神奇”的意味着不懂中医,看不到规律。而看到“技艺”和“门道”的,看到的就是“科学”和“可重复性”。
说中医药不可重复只是观察角度不对。如果有足够资金,中医做出一个或N个高质量的(不用造假)的可重复性结果是不过就是几个月的事。
中医是“辨证论治”,方是和中医的“证”对应的,而不是和西医的“病”对应的。
因此,要证明中医的可重复性,我们设计一个按中医证型入选患者的临床试验就好了。
有此证,则开此方,可以设对照就按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然后多少时间后检测一些身体参数,任凭要检测西医中医的指标,都可以选。
保证这样子做出100例来,1000例来,两组差异达到P<0.05, P<0.01乃至更低。
可是,西方药企做临床试验测试新药,几百万几千万地投入,是为了开发新药,开发出来卖高价。
那中医的方法成熟,药方公开,价格便宜,做出来也没经济效益,信的人不用说服,不信的人总要找理由阴阳怪气,谁应该投入资金做这个中医的临床试验呢?
也许从数据收集的角度,从医保控费的角度,还是能找到动力和投入方的。
我期待着日后有这方面的特别让人信服的数据系统性地收集起来,用透明扎实的大数据,堵上否定中医人的嘴。
最后一点我想说,人的自愈能力,乃是所有医学的基础。野生动物没有医生不也繁衍至今,而且自然淘汰下活下来的都是健壮的。
我们现在医学很发达,但还是很多人活到老一辈子没有进过医院。这世上几亿的穷人没有什么医疗服务但是人口还在增长。
中医,只是顺应天道而已,真正好的医学都是在恢复与维持人体的自愈能力而已,自愈能力才是每个人自身的神。
自愈能力强,医生可以帮帮忙,自愈能力弱了,再好的医生也无济于事。
中医西医,是人类认识生命自然规律并寻求干预疾病的不同方式。千万年来,人的基因组变化非常少,虽然我们的环境产生了一些变化,但人与天地阴阳的基本关系还是没有改变。
这个时代对中医中药很挑剔,但是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无论是对西医无疫苗和药物的病毒性疾病,还是西医勉为其难应对的复杂性疾病。
预期在不久的将来,现代医学把中医的“阴阳五行”奉为其人体系统理论模型。所有现代医学对基因组、蛋白质组、小RNA组、代谢组等多种微观层面的纷纷扰扰的发现,统一在中医的理论之下。
中医智慧一点点被更多的“科学人”理解认识;基于《黄帝内经》的岐黄医学,成为整个现代医学大厦的主要框架;基于还原论的西方医学,成为各个细节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