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心火当令,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夏至时节要顺应夏季阳盛于阴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夏至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则开始死去,阴阳交替,疾病易发。因此,夏至时节的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五运六气
三运:主运为土运(湿),主运为土运(湿)——芒种后第十日起(2022年6月15日-2022年8月30日),具体时辰是酉初二刻起。
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少阳相火——小满-大暑(2022年5月21日-2022年7月22日)一共60天。主运为少徵火,客气为少阳相火,中运为木运,正当其位,木火相生,司天运气行使权力,炎暑之气候到来,因为主气客气都是少阳相火布政,这时雨就停止下降。人们多病火热在中,耳聋,目瞑,血热妄行,疮肿溃脓,咳嗽,呕吐,鼻塞流涕,鼻出血,喷嚏,呵欠,喉痹,眼睛红赤。
运气学说,是中医学在古代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夏至的时候气温比较炎热,我们可以看出从六月中旬开始,土不及的现象很明显,也就是脾胃病发病很多,像呕吐、腹泻、千呕、腹痛、腹泻,像胃炎、萎缩性胃炎、肠炎等患者,这时候可能会加重病情,要格外注重脾胃养护。
护阳补心
夏至正值盛阳覆盖其上,阴气始生于下,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夏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白昼最长。此时,大地虽然炎热,但阴气生而阳气始衰。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不可忘了顾护身体的阳气。
夏至是多汗的季节,按中医学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再是,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因此,夏至时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清泻心火。限制时节宜粗粮豆类 :玉米、小米、薏苡仁、绿豆、赤小豆、毛豆、豆腐等粗粮及豆类食物作为夏季主食,健脾益气又能通畅肠胃、消除胃热。宜吃瓜茄类食物:番茄、黄瓜、西瓜、苦瓜、西葫芦等瓜茄类食物。
三宜三忌
一宜多吃苦。夏至后的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夏至除了清淡饮食,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
二宜晚睡早起。古人对于夏季的养生是很有讲究的。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此时天气是昼长夜短,中午午休一会儿,对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一定好处。
三宜冬病夏治。“冬病夏治”首选贴“三伏贴”。不过,“冬病夏治”并非只有“三伏贴”一种疗法,夏至的节气针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对于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病效果不错。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因此夏至的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天容易因吃寒凉食物导致胃痛、腹痛、腹泻的患者,可以在夏至前后15天适当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通过夏至节气针灸治疗可以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
一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长之人,或体质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饮食,生菜、瓜类等,本为夏季忌食之品,夜间尤其要注意食用此类食物。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
二忌冷水洗浴。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三忌夜卧贪凉。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期间也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夏至后,高温酷暑天气时常出现,好发中暑、感冒、心脑血管疾病、空调病、皮肤病、腹泻等疾病。
食补妙招
1.荸荠莲藕羹。[原料] 荸荠250克,藕150克,冰糖适量。[制作] 荸荠洗净去皮,藕洗净切小块。沙锅加水适量,将荸荠、藕同入锅内文火煮炖20分钟时,加入适量冰糖再炖10分钟,起锅即可食用。[功效] 清热利湿,健脾开胃。
2.乌梅汁。[原料]乌梅10克,冰糖适量。[制作] 将乌梅洗净,浸泡半小时,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小火煮至梅肉化开,加适量冰糖,冰糖溶解后滤渣,冷却食用。[功效] 清热解渴,消暑生津。
3、芝麻酱凉面。材料:生荞麦面条150克,胡萝卜、黄瓜、芹菜各50克,大蒜适量。芝麻酱30克,盐、白糖、鸡精各适量。做法:将芝麻酱倒入碗中,放入盐、白糖、鸡精,分次倒入清水,调拌成麻酱汁。胡萝卜、黄瓜切成丝,芹菜焯水后切成丁;大蒜去皮,洗净。煮锅加水烧开,下入荞麦面条生坯,煮2沸,至熟捞起,投入凉水中过凉,沥水后装入盛器中。放上黄瓜丝、胡萝卜丝和芹菜丁,浇上麻酱汁,拌匀食用,可佐以大蒜。
4、虾皮紫菜馄饨。材料:馄饨皮100克,瘦肉馅70克,油菜150克,香菇30克,虾皮、紫菜各适量。料酒、酱油各10克,盐、鸡精各适量,生抽少许。做法:将油菜洗净,焯水后切碎,香菇切碎,和瘦肉馅一起放入调理盆中,加料酒、酱油、盐、鸡精,调匀成馅料,包入馄饨皮中,制成馄饨生坯。将生抽、紫菜、虾皮放入汤碗中,冲入沸水,制成汤。煮锅加水烧开,下入馄饨生坯,煮至馄饨上浮、面皮透明即熟,盛入汤碗中即成。
民风习俗
1、祭祀。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是一个阴阳升降的节气,天道循环的转折点,是重要的节日。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以歌舞礼乐的方式,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2、吃面。“冬至饺子夏至面”,意思是说从夏至开始则要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物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3、放灯。放荷灯也是夏至的民间风俗。这个习俗主要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活着的人们的祝福。千百盏河灯在夏至夜晚被人们释放到河中,闪闪烁烁就像散落到人间的点点星光,很是令人心醉。
4、食夏至饼。在古代,夏至之时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肉类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谓之“夏至饼”。夏至这天,古时还有食麦粽之俗,而且亦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5、给牛改善。夏至这天,古时还有给牛改善伙食的习俗。古人会在夏至日煮麦仁汤喂牛,据说牛喝了身体壮,能干活,不流汗。
6、吃补食。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古时民间便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古代官府也停止办公事。
7、煮新麦。夏至日有煮新麦粒吃的习俗,孩子们用新麦秸编的小笊篱,在汤水中捞取新麦粒吃,既尝新,又是一种游戏。
8、吃三豆。民间流行夏至吃的“三豆”分别指:解暑之绿豆、祛湿之扁豆、健脾之豌豆。
9、喝二茶。夏至喝的“二茶”指的是健脾祛湿的蒲公英砂仁茶和养心安神的人参百合玉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