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获悉,平均100个65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2个会患帕金森病。医生提醒说,如果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现自己经常便秘、嗅觉减退等,应该及早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因为这很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超早期”症状。
嗅觉障碍是最重要的辅助诊断标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陶恩祥教授介绍,大多数人认识的帕金森病,是肢体的抖动、行动缓慢、肢体僵硬感等,医生称之为“运动症状”,这也是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就医的原因。然而实际上,在这些症状出现之前很长时间,帕金森病就有许多蛛丝马迹,包括顽固性便秘、嗅觉减退、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其中嗅觉障碍,作为帕金森病的新诊断标准辅助检查中的重要一项,在近年的研究中越来越突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黄凯勋医生说,嗅神经与脑组织联系相当紧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96.7%的帕金森病患者伴有严重的嗅觉功能障碍,表现为不能闻出特殊气味,不能闻出两种不同气味的差别等。而这部分合并有嗅觉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早在出现上述运动症状前5~10年,已经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因此当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出现嗅觉减退时,除了排除耳鼻喉相关疾病外,还应关注神经内科相关问题,特别警惕是否可能发展成帕金森病。
长期便秘也要警惕帕金森病
除了嗅觉减退以外,大约70%~80%的帕金森病患者在出现手抖等症状前十年,就已经开始有便秘的病史。这是由于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分泌及肠蠕动受到抑制;此外一些药物原因、活动较少等也是加重便秘的因素。由于长时间的胃肠道蠕动缓慢,大便在体内积聚,不仅引起腹胀、食欲减退等不适,甚至会影响药物从胃排空进入小肠,从而影响药物吸收入血。
对于便秘者,建议食用粗纤维食物和新鲜水果;还可顺时针双手按摩腹部每天2次,每次15分钟;每日晨起时饮用温开水 200 毫升,以促进肠蠕动;必要时开塞露肛塞等以助排便。
陶恩祥提醒说,当长期嗅觉不灵、便秘的中老年人出现了行动变慢等症状,要高度怀疑是不是得了帕金森病,而不应该简单归因于“机体老化”,应及时就诊。
除了症状判断,两种影像学检查也能帮助诊断帕金森病。陶恩祥介绍,主要是B超和同位素扫描。头部的超声影像检查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而且超声探头比较特殊,目前能开展的医院非常少。第二种影像检查是同位素扫描,就是PET-CT或SPE-CT来看脑部的变性,这个检查的敏感性比较高。
患者最好到帕金森专科门诊就诊
虽然帕金森病目前无法根治,但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会影响寿命。但如果没有得到正规的诊断和治疗,将给病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甚至致残。因此及早确诊帕金森病、及早开始治疗,非常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些年来,随着新型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能较长时间地维持高水平的活动状态和生活质量。治疗方面,需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手术、康复、心理治疗及护理。药物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但具体药物的剂量及使用方法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调整下应用,并时刻警惕不同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患者怀疑或者已经确诊患了帕金森病后,绝大多数人是去神经科就诊,陶恩祥说,其实,最好去专门的帕金森病专科门诊就诊,“因为这个病一旦患上就是终身疾病,系统化管理非常重要。在跟疾病抗争的过程中,帕金森病专病门诊的医生最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最了解他去年有什么症状,去年吃什么药,今年又增加了什么症状,需要怎样调整药物等;同样是运动慢,但是运动慢到了什么程度,他走路的步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都需要跟踪记录,而这些只有专病门诊、专科门诊才能做到。”陶恩祥介绍说,现在很多三甲医院都开设了专门的帕金森病专科门诊,建议患者要找对专科。
补充肠道菌群或可预防帕金森
帕金森病能不能预防呢?
陶恩祥表示,这比较难,还没有明确的预防措施,但在生活上做些调整可以减少发病几率。比如,喝绿茶、咖啡等、吃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等的食物可以减少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最新的研究发现,胃肠道菌群跟帕金森病的发病有关,所以未来有可能通过补充一些健康的肠道菌群来预防帕金森病。
至于运动、精神情绪等对预防帕金森的作用,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的证据。
据悉,国内帕金森病领域第一本诠释“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科普读物《抗帕百问》近期面世。该书是由帕金森病公益网站——“帕友网”发起、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支持,广泛征集帕友们关心的数百个问题,经专业医生回答,专家组审核,最终荟萃精华集结而成,方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帕金森病,分享疾病知识,给予患者更多关爱。(全媒体记者冯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