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经验疗法

民间疗法十二种

 

第一:

药带疗法

药带疗法是把药物加工后,装入如腰带样的布袋中,缠缚于腰部或其它部位,以此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流传较久,简便、无痛苦。历代虽无专著记载,但在明清时期,已有一些医家著作论及本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中记载:“肾虚腰痛,用酒炒黑豆,荷包作腰带缠腰”等。现代也不乏临床应用有效的报道。

[基本内容]

一、药物的选择与加工。

1.根据疾病的不同性质,辨证选取药物。

2.将所选的药物粉碎后,装入细长如带的布袋中,制成药带。

3.根据疾病的需要,也可将药物加热应用。

二、操作方法

1.根据疾病的不同,将药带系于腰中或其他病变部位。

2.如用热药法,可准备两个药带,轮换使用。

3.一般5-7天换药一次。

三、治疗机理

本疗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发病部位,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根据中医经络学说,本疗法能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邪去正安,对于局部气血瘀滞、湿热阻络的疾病,疗效更为明显。

[临床应用]

由于药带疗法的治疗部位局限,本疗法的临床应用多适用于腰部以下的疾病。如坐骨神经痛、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盂肾炎、盆腔炎、前列腺炎等。

一、慢性结肠炎

l.取苦参18克,黄连9克,黄柏、白芨各15克,将上述药物粉碎炒热,制成药带,缚于少腹部,3-5天换药。

2.取赤石脂、禹余粮各20克,干姜10克,粳米15克,共研碎末。用法同上。

3.取石榴皮30克,白鸡冠花25克,白头翁、白芨、木槿皮各15克,秦皮、黄柏各12克,黄连10克,仙鹤草20克,共研细末。用法同上。

4.取苍术、白术、生薏仁各20克,党参、山慈菇、煨肉豆蔻、黄芪、白芍各15克,炒扁豆、败酱草各10克,柴胡、升麻各9克,芡实30克,共研碎末,用法同上。

5.取淫羊霍、乌药、赤石脂、禹余粮、煨肉豆寇各15克,附子、刺猬皮、降香、硇砂、五倍子、石榴皮各10克,共为细末。用法同上。适用于脾肾两虚型慢性结肠炎。

6.取青皮、陈皮各12克,白芍12克,防风、柴胡各10克,炒薏仁、白术各15克,茯苓20克,共研碎末。用法同上。适用于肝郁气滞型慢性结肠炎。

二、慢性肾盂肾炎

取萆薢、桃仁、红花、乌药、银花、瞿麦各10克,车前子12克。金钱草15克,败酱草15克,刘寄奴30克,白花蛇舌草40克,共为碎末,制成药带,缚于少腹部或腰腹部。此法也适用于泌尿感染。

三、慢性前列腺炎

取桃仁、红花、乌药、萆薢各15克,车前子、金钱草、败酱草各20克、刘寄奴、白花蛇舌草各30克,制香附18克,共为细末,缚于少腹部。

四、遗精、早泄

取金樱子、芡实、莲子肉、益智仁各12克,生牡蛎、白蒺藜各15克,共碎细未,将药带缚于腰间及下腹部。

五、阳痿

取巴戟天、淫羊藿、金樱子、葫芦巴各10克,阳起石12克,柴胡6克,共为细末,缚于少腹部。

六、慢性盆腔炎

取当归、桃仁、红花、桂枝各10克,川芎6克,赤芍,山慈菇各15克,刘寄奴30克,败酱草20克,白花蛇舌草40克,共为碎末,制成药带,系于腰间。

七、白带增多

取苍术90克,黄柏30克,共为碎末,制成药带,系于腰间。

八、产后腹痛

取延胡索30克,炮姜、附子各15克,肉桂12克,艾叶10克,共研细末,白酒炒热,制成药带,缚于少腹部。

九、风湿性腰腿痛

1.取金毛狗脊60克,桑寄生、川牛膝各30克,续断、钻地风各20克,独活、千年健、当归、桂枝、五加皮各15克,川乌、草乌各10克,共为细末,用酒炒热,制成药带,缚于腰间。

2.取晚蚕砂500克,白酒炒热,制成药带,缠缚腰间。

十、风湿性关节炎

取川断、牛膝、独活、桂枝、五加皮各15克,川乌、草乌、苏木各10克,共为碎末,制成药带,系于患处。一般3-5天换药一次。

[注意事项]

l.在选药时,凡剧毒和对皮肤有严重刺激性的药物,不宜制作药带。

2.药物必须研碎或成细末,以利取药效。

3.凡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过敏,应暂时停止治疗。对加热的药物,注意掌握好温度,防止烫伤。

4.日夜缠缚如影响睡眠,可在睡时取下。但须坚持一段时间应用,否则难以奏效。

5.急性病症、对药物过敏者不宜应用本疗法。

[按语]

本疗法操作简便,对脑部以下疾病,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有独到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第二:

冲洗疗法

冲洗疗法是用药液反复冲洗患病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在民间应用有悠久历史,如不慎烫伤后,用冷水反复冲洗烫伤局部等。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已载有用五倍子6克,蔓荆子9克,研末,在铜锅内煎煮,取液冲洗眼睛,治疗目涩痒痛等方法。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和王焘《外台秘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等医籍,也载有冲洗疗法的治疗方法。

[基本内容]

一、药物配制和器具

1、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药物,煎煮取液,或利用现成的药液。

2、准备注射器、药盘等器械。

二、操作方法

1、局部冲洗: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用配制好的药液对患处进行反复冲洗。每天冲洗次数视病情而定。

2、全身冲洗:选用温热药液在浴池或浴盆内冲洗。

三、治疗

使用药液冲洗,可直接作用于体表,治疗某些疾病较内服药收效明显,而且冲洗还能清除细菌和传染,如用热液冲洗还能温通经脉,以畅通气血。

[临床应用]

本疗法的全身冲洗法,可参见“沐浴疗法”。局部冲洗多用于五官科疾病、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等。

一、鼻炎

取盛温盐水1000毫升的灌洗桶,桶底略高于患者耳部,用连用橡皮管的橄榄头塞在一侧鼻孔,橡皮管连在灌洗桶上,将温盐水自患者一侧鼻孔进入,由另一侧鼻孔流出。冲洗时要避免咳嗽、吞咽、喷嚏等动作。完毕后,头向前倾,使鼻腔内残余水液自然流出。

二、耵聍栓塞及外耳道小异物

在20毫升针管上连接7.5厘米长的细橡皮管和针头(钝),针管内盛生理盐水,循外耳道壁冲洗外耳道。

三、外耳道湿疹

龙葵、苍耳、小飞扬、葎草任选一种,煎水后冲洗外耳道,然后用棉签揩干。或用0.1-0.5%枯矾水冲洗。如有继发感染者,可用黄连或黄柏适量,煎水清洗外耳道。每日1-2次。

四、外耳道疖

取新鲜野菊叶30克,煎成浓汁澄清,冲洗外耳道,每日3-4次。或用鲜地丁草100克,煎水澄清,冲洗外耳道。也可用黄连10克煎水,冲洗外耳道,每日1次。

五、外耳道炎

1、取菊花、蒲公英各60克,煎水澄清,冲洗外耳道。

2、取黄连12克,枯矾4.5克,甘油100毫升,冰片0.6克,先煎黄连浓缩为100毫升,过滤取液,加入枯矾再过滤,然后加入甘油、冰片,即成黄连滴耳液,冲洗外耳道,每日2次。

六、结膜炎

取菊花15克,黄连、木贼各10克,加水煎煮后过滤取液,冲洗患眼。每日3次。

七、痈肿疮疖

1、取夏枯草30克,蒲公英60克,地丁40克,金银花30克,丹皮、白芷各15克,黄连12克,煎水冲洗,每日3次。适用于未化脓者。

2、以上方加黄芪20克,水煎冲洗,每日5次。适用于已化脓者。

八、子宫颈炎、子宫糜烂

1、取刘寄奴、蒲公英各60克,败酱草、山慈姑、黄柏、苦参、金银花各30克,白花蛇舌草100克,加水煎取1000毫升,待药液降温至20-25℃时,令患者仰卧,曲腿,用扩阴器扩开阴道,用胶布管冲洗宫颈,每日1次。

2、使用恩威公司的洁尔阴套装(内含洁尔阴泡腾片1板、洁尔阴洗液1瓶、冲洗器一个、一次性指套8个)清洗。具体方法:将10ml洁尔阴洗液加入冲洗器内,用温开水加满至冲洗器瓶颈,摇匀后冲洗阴道,也可直接用温开水冲洗,然后在手指上戴上干净指套将泡腾片1片送至阴道深部。每天1-2次,七天为一疗程。

九、阴道滴虫

1、取白矾15克,苍术18克,苦参、蛇床子各45克,乌梅40克,地肤子30克,黄柏30克,雄黄5克,加水2000毫升,煎取1000毫升,待冷却至20-25℃时,用扩阴器扩开阴道,由深及浅逐段冲洗,每日1次。

2、使用恩威公司的洁尔阴套装(内含洁尔阴泡腾片1板、洁尔阴洗液1瓶、冲洗器一个、一次性指套8个)清洗。具体方法:将10ml洁尔阴洗液加入冲洗器内,用温开水加满至冲洗器瓶颈,摇匀后冲洗阴道,也可直接用温开水冲洗,然后在手指上戴上干净指套将泡腾片1片送至阴道深部。每天1-2次,七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注意掌握冲洗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或能耐受为好。

2、作鼻腔冲洗时,注意勿使患者咳嗽、喷嚏和吞咽,以防药液进入鼻窦和鼓室内。上呼吸道感染者禁用鼻部冲洗。凡鼓膜穿孔、美尼尔氏综合征、前庭功能性疾病禁用耳部冲洗。有眼外伤或异物伤及眼球者,禁用眼部冲洗。

3、妇科疾病治疗期间忌房事。

4、在应用本疗法同时,可根据病情需要,配合应用其他疗法。

[按语]

本疗法取材及应用均较方便,其作用与药物选择、操作方法等似可进一步研究,以利推广。

 

第三:

指拨疗法

指拨疗法是依照“以痛为腧,不痛为力”的原则,在穴位上进行手指平推和拨法(简称指拨法)以治疗伤痛病症的一种治疗方法。

[基本内容]

一、操作方法

指拨推拿的基本特点是“以痛为腧,不痛用力”。施术时,先嘱病人指明痛点的所在部位,医生一手用手指指腹按住痛点,另一手握住病人肢体作拔伸、旋转等活动,或嘱病人作弯腰、抬腿、踏步等动作;直至痛处由疼痛转变为按压不痛或稍觉疼痛时,医生用按住原痛点的手指指腹向下、向外轻柔地平推及扣拨数下;然后再嘱病人稍为活动一下,以找出新的疼痛点,再按照前法继续施术。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疼痛及活动障碍消失或显著减轻时为止。最后,在原痛点处帖敷胶布或膏药,或用绷带作软固定。

二、基本手法

1、拇指平推法:这是指拨法的主要手法。用拇指指腹紧按住已转为不疼痛的原“痛点”,用轻柔、均匀的指力,作以向外、向下方向为主的平行推动法。主要适用于因痉挛为主的疼痛。

2、扣拨法:以拇指或食指在一定部位上,用轻柔、均匀指力,按一定方向做如扣手枪板机状的动作,如以食指在颈部“颈臂穴”作向外、向下方向之扣拨,以治疗“手麻”。以拇指用稍重指力在腰臀作“十”字状滑动如拨,以治疗位置较深的腰腿痛等。

[临床应用]

指拨疗法适用于落枕、漏背酸痛、腕指腱鞘炎、扭伤挫伤、手指麻木、颞下颌关节痛、风湿痹痛等。

一、落枕

患者正坐,医者站于其背后。嘱患者缓慢转动头颈,至疼痛明显时,医生拇指按于患者颈部“痛点”,将患者头部作上下仰俯活动,使“痛点”转化为“不痛点”后,再作向外、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平推数下后,嘱患者头部转回原位,然后再嘱患者缓慢转动头颈,找出新的“痛点”,以上法作拇指平推法。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颈部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痛点消失或明显减轻为止。

术后嘱患者减少颈部活动,原疼痛部位可用一小块橡皮膏布固定,切忌用外力随意按捺患侧颈部。

二、漏肩风

患者取立位,医者站在患侧一方,嘱患者上臂作上举、后弯、外展或外旋等动作,找出明显痛点后,即保持此体位不动。医者以拇指按住其“痛点”,将患肢适当转动:上举疼痛者,即于上举疼痛时将患肢作内旋或外旋;外旋疼痛者,于疼痛体位作内旋;后弯疼痛者,即于疼痛之体位旋转患肢,务必使“痛点”转化为“不痛点”后,施以向外、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手法,然后嘱患者复原,重复上述动作,找出新“痛点”,再按上法予以推拿,直至疼痛减轻或消失为止。

术后嘱患者减少肩部活动,并忌以外力随意按捺原痛处。

三、腕踝关节扭伤

腕关节扭伤患者取坐位或立位,医者站其对面;踝关节扭伤者取坐位,医者坐其对面。嘱患者作腕或踝关节活动,至最痛时保持体位不动。然后以医者以一手之拇指按压住腕、踝关节的“痛点”,另一手则捏住患者的手指或手掌、脚趾或脚掌作顺势拔伸:若“痛点”疼痛缓解,即可作向外、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法。平推数下后,嘱患者再作碗、踝关节活动,找出新的“痛点”,再按上法治疗。如疼痛消失,则在顺势拨伸后,用橡皮膏固定原痛处。切忌用外力随意按捺原痛处。

四、腰痛

患者取立位,医者站其背后。嘱患者作腰部前俯、后仰、侧弯等动作直至出现疼痛后,即保持此体位不动。医者以拇指按住痛点,并嘱患者于此体位作相反方向的运动,或施以缓慢的旋转。例如,前俯疼痛者可在按住“痛点”后,嘱略向后仰或再加腰部侧弯或斜旋;如后仰有“痛点”者,可在按住“痛点”后,嘱略向前俯或再加腰部侧弯或斜旋;如腰部向右侧弯有“痛点”者,可在按住“痛点”后,嘱作腰部向左侧弯或斜旋等等。总之,务必使“痛点”转化为“不痛点”。在“痛点”转化为“不痛点”后,根据不同部位予以指拨。如痛点位于腰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1、第2侧线外侧者,常可向外、向下作拇指平推法。如痛点位于腰背部华佗夹脊穴一线,即相当于竖脊肌、骶髂韧带处有明显压痛者,常可先作向内、向下方向的拇指平推法。如痛点固定于骶髂关节处,其位置较深者,常须用稍重指力,向深部作拇指或食指扣拨法。如疼痛依然如故时,则可进一步配合抬腿踏步动作,在运动过程中,向关节深部作拇指“十”字状扣拨滑动,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减轻或解除疼痛为止。慢性外伤性腰痛以及有近骨处固定痛点的患者,运用指拨推拿法治疗,更加要有耐心,要反复进行,往往可在指下获得“撕帛感”,腰痛即可减轻,甚至于完全消除。在作指拨推拿术后,要嘱病人减少腰部活动,并切忌随意用外力按捺原痛处。一般可在局部加帖膏药以固定患处,减少其活动度。

[注意事项]

1、痛点转移现象是指拨推拿疗法的重要观察指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转移的痛点,因势利导,进行治疗。

2、指拨推拿后进行适当固定,要嘱患者减少局部活动,并切忌再用外力随意按捺原痛点处。

[按语]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于外力损伤、用力或体立不当、过度疲劳、感受寒湿等因素,而使经络不通、气血瘀滞,常引起肢体酸痛麻木等症,以致关节活动受限,其中疼痛往往是主要的症状。通过以痛为腧,局部指拨推拿,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不痛用力”的指拨法是在“以痛为腧”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在痛点转变成不痛时才进行平推扣拨。因此,要求医者善于抓住这个时机,方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四:

摩腹疗法

摩腹疗法是一种自我按摩疗法,主要是对腹部进行有规律的特定按摩。腹部是气血生化之所,摩腹既可健脾助运而直接防治脾胃诸疾,又可培植元气,使气血生化机能旺盛,起到防治全身疾患的作用。

在隋代京墨先生所撰《神仙食气金柜妙录》的“治万病诀”中已有“摩腹”之内容。唐代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中,有“摩腹绕脐”等记载。至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中对摩腹疗法有了更详细的论述。近代的保健按摩疗法和其他气功疗法中,亦多采纳摩腹疗法内容。

[基本内容]

本疗法具体操练方法如下:

坐或卧式,闭目内视腹部,自然呼吸,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男子左手掌心帖腹,右手覆左手上;女子相反。以脐为中心,两手绕脐,由小至大。男子先按顺时针方向作螺旋式转摩36圈,最大一圈的边缘,上至肋弓,下至耻骨联合。当最后一圈,叠掌于剑突下时,作S形转向,如太极图阴阳转换线般转至逆时针方向,然后由大至小,再摩转36圈,最小一圈,叠掌回至原处。女子则先逆时针方向由小圈转摩至大圈36圈,经阴阳转换线换向后,再顺时针方向由大至小摩转36圈。全过程约需6-10分钟。摩腹毕,可起身散步片刻。

[临床应用]

本疗法主要以防治脾运不健、消化不良、水谷积滞、腹胀中满等疾病。对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等也有良效。脾胃健运,则元气充实,故本疗法可用作全身疾病的辅助治疗。

[注意事项]

1、本疗法操练时须匀速、缓慢、柔和、轻松自然。

2、本疗法一般宜在食后半小时进行,不宜空腹进行。

3、应用本疗法期间,仍须注意饮食适度,易于消化,不可暴饮暴食,或过食肥腻生冷等。

4、本疗法以调理慢性病为主,须持之以恒,日久方能显效,不可操之过急。

5、若遇急性腹痛,首先得查明原因,不可贸然以本疗法治之,以后造成不良后果或延误病情。

[按语]

本疗法极为简易,疗效确实,可单独应用,也可配合其他疗法同用。一般每日作3-4次,病症轻者,如一般食积、气滞腹胀等,一至数天即可缓解。病症较重或病程较长者,则须持续摩腹较长时间方见成效。

第五:

小儿药熨疗法

小儿药熨疗法是将药物碾成粗末或捣烂,炒热后用布包裹,置于患儿皮肤表面,或往返移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渊源甚久。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有应用药熨治疗婴儿索痉等疾病的记载。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总结,本疗法日趋完善。至清代,医家已普遍运用本疗法治疗小儿各种常见病症。如《幼幼集成》曰:“治伤冷食及难化之物,以生姜捣烂,紫苏捣烂,炒热布包,熨胸腹。如冷,再炒再熨。神效。”不仅介绍了本疗法的具体操作及适应症,而且肯定了本疗法的疗效。近年来,不少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对本疗法进行了研究,发展并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

[基本内容]

一、操作方法

1、根据不同的病症,辨证配齐方药。干品者碾成粗末;鲜品者捣烂备用。

2、取干净纱布2块,折成4层,约1尺见方大小,或用厚花布做成布袋2只,大小视物多少而定。

3、将药末和匀,分作2份,先放1份入锅内文火煸炒,炒至烫手取出,用纱布包裹或装入布袋,适时再炒另1份。

4、患儿取卧位,暴露其病处体表,医者手持药包置于病处体表,不住手来回移动,似熨斗熨衣状。

5、若药包温度下降,迅即调换另1个,边熨边换,待患儿皮肤显潮红、温热,药力透达,不适缓解止。

6、若病痛在腹部,医者可持药包绕脐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圆周移动(以下简称顺旋、逆旋)。药力透达后,将药包置于脐上,覆以衣被保温,30分钟后取出。症未愈者次日再熨。

二、治疗机理

皮肤具有呼吸、吸收之能力。将热药包置于皮肤上,热气透入皮下,毛细血管受热而扩张,微循环大量开放,血流量加速,这不仅使体机对药物的吸收量增加,同时也使病变组织的代谢产物迅速排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临床应用]

本疗法用于多种小儿常风病症,如惊风、哮喘、伤食、泄泻、便秘、腹痛、疝气等,尤宜于消化道疾病。

一、小儿惊风

1、麻黄120克,甘草60克,蝉蜕、白僵蚕、全蝎各21枚,陈胆星30克,白附子、防风、川乌、天麻、川芎、白芷、木香各15克,干姜12克,牛黄、冰片、轻粉各6克,麝香3克,朱砂、雄黄各24克。上药研为细末,前14味煎取浓汁,加蜂蜜收膏,再入后6味药末,和捏成锭子。临用时,以淡姜汤摩锭,温熨小儿前胸、后背。本方主治小儿急惊风、风痫诸症。

2、生菖蒲、生艾叶各等份,捣为粗末,再取生姜汁、葱白汁、麻油、醋拌炒药末,布包热熨。临证热熨时,分别从头颈、胸背及四肢由上往下反复推揉熨引3遍。主治小儿风痰闭塞、昏沉不醒、四肢搐动者。

二、小儿哮喘

生附子1个,生姜60克,和捣为粗末,加醋炒熨前胸、后背(以膻中、天突、缺盆及大椎、肺腧等穴为重点)。每日1-3次,每次15-30分钟。

三、肺炎

取鲜橘叶120克,捣烂炒热,熨胸背处。

四、伤食积滞

取生姜、紫苏、山楂各60克。生姜捣烂,余药碾末同炒,热熨胸腹部,熨腹部作顺旋法。

五、腹痛

取食盐60克,花椒20克,葱白20克。葱、姜、花椒捣烂,合盐同炒,顺旋熨腹。

六、寒湿泄泻

取生姜、紫苏、吴茱萸各60克。生姜捣烂,余药碾末同炒,逆旋熨腹。

七、虚寒便秘

取大葱白适量,切作细丝,加米醋同炒,顺旋熨腹。

八、偏坠(疝气嵌顿)

取粗盐适量,炒热,布包,置于患卵上。待觉温热后,持药包从肿满处徐徐向上熨之,坠疝回纳,痛止肿消。

九、脱肛

取蓖麻子100克,五倍子20克,捣烂炒热,旋熨头顶(百会穴处),并从尾骶骨处向上熨。

[注意事项]

1、本疗法属温中法,主治寒证、阴证,凡里热者禁用。

2、热熨选药须对症,药用精简,以辛香窜透力强的药物为主。

3、药物应随用随炒,一剂可用2次。药包温烫适度,欠温则药力不能透达,过烫则损伤皮肤。医者可以自己手臂皮肤试之,药包觉热而不烫时方可熨儿。

4、本疗法须在温室避风进行。因儿体暴露,热熨后毛孔舒张,风邪易从皮毛侵入,若当风露寒,本病未去,反使患儿复伤于风寒。

5、治疗期间,患儿须适当休息,忌油腻、生冷,注意饮食卫生。

[按语]

小儿药熨疗法外治内病,可免服药之苦,对某些病症疗效较汤剂略胜一筹。其特点既借助于热力的物理作用,又配以芳香性药物所起的窜透作用,通过表皮的吸收直接进入病变脏腑。故疗效比单纯的热敷更强。

第六:

小儿药罐疗法

小儿药罐疗法是将竹罐投入药汤内加热,排除罐内空气,使竹罐紧紧地吸附在患儿体表穴位上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源于拔罐法(又称“筒吸法”)。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学会利用兽类的犄角制成杯罐状,吸附在疮疡的表面以拔去脓血,其时称为“角法”,专治外科疾患。随着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和提高,拔罐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工具亦不断改进,有陶罐、竹罐、铜罐、铁罐、玻璃罐等。拔罐主要利用热胀冷缩原理,通过加热以排除罐内部分气体,罐内形成负压而使罐口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可分为火罐法与水罐法两大类。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水罐法的基础上加入中草药,使竹罐与药汤同煮,取出拔在有关腧穴上,用以治疗小儿喘症,从而形成了本疗法。

[基本内容]

一、操作

取麻黄、前胡、黄芩、防风各6克,半夏、杏仁、威灵仙各9克,鱼腥草、大青叶、板蓝根各15克。将药装入布袋,扎紧袋口,以文火煎煮。把竹罐罐口朝下放入药汽内同煮沸2分钟,当罐内充满沸腾的热药水气时,用镊子迅速取出竹罐,甩净或用干毛巾吸附沸水滴,随即紧扣在患儿背部裸露的双侧肺俞穴上。此时,由于罐内负压而使药罐紧紧地附着于体表穴位上。如手法不得当,竹罐松动脱落,可再拔1次,然后覆盖衣服保温,留罐10分钟左右即可起之。起罐时注意先用左手食指在沿罐口的皮肤处向内下方轻按,待外面空气进入罐内进,方可用右手向上提起竹罐,切不可生拉硬拽或旋动竹罐而造成皮肤损伤、疼痛。

二、治疗机理

咳喘之症,多由感受风邪,痰湿内阻,肺失宣肃所致,麻黄、前胡宣肺降逆,半夏、杏仁止咳化痰,黄芩、鱼腥草、大青叶等均能清热消炎,诸药合用,共奏宣肺豁痰、平喘止咳之效。肺俞穴是肺气转输转注之穴,具有宣通肺气、止咳化痰之功,为治疗肺脏疾患的重要俞穴。拔罐法本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用充满药气的竹罐吸附在肺俞穴上,使肺脏气血通畅,而药气通过肺俞肌肤的吸收、渗透,同时促进肺脏的宣发肃降功能。中药和穴位的作用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而能平喘止咳。

[临床应用]

一、风寒咳喘

症见咳而上气,喉中痰鸣,痰白清稀,苔白腻,脉弦滑,或兼有鼻塞流涕,头痛发热,恶风畏寒等症,即属风寒型咳喘。治疗时除肺俞穴外,可在璇玑穴加1药罐,以温化寒饮。

二、风热咳喘

症见咳嗽气促,痰黄粘稠,咳吐不爽,咽红肿痛,汗出口渴,舌质红,脉滑数,或兼有发热恶风等症,是为风热型咳喘。治疗时除肺俞?穴外,可在大椎穴加1药罐,以清热肃肺。

若肺部听诊哮鸣音明显者,治疗时可在两侧定喘穴加拔二罐,以加强其平喘作用。咳而痰多,胸痞不舒者,治疗时可在两侧丰隆穴加2罐,以清肺豁痰。

[注意事项]

1、咳喘者忌风,故治疗应在室内进行,室温保持在20℃以上,以免患儿脱衣受凉后加重咳喘。

2、拔罐时患儿体位应舒适,可俯卧在家长膝上,较大患儿也可取坐位,裸露项背。医者先用手抚摩拔罐处,使肌肉放松舒展。如肌肉紧张或体位不平,易使竹罐松动脱落。

3、须甩净或拭干沸水滴,方能扣在腧穴上,以免烫伤皮肤。

4、药罐从按入药汤至扣上皮肤,罐口必须始终朝下,医者须动作迅速,不使外面空气进入,才能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

5、留罐时间一般10分钟,婴幼儿可留罐8分钟,较大的患儿可留12分钟。留罐时间过短则功效不达,留罐时间过长恐损伤皮肤,影响治疗。

6、若拔罐后发现皮肤受损,出现水泡等,轻者可用龙胆紫外涂,重者可先用消毒针挑破水泡,让水液流出,再涂上龙胆紫。

7、凡拔罐处皮肤已破损,或患有出血性疾病者,禁用本疗法。

[按语]

本疗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治疗时可免针药之苦,又无副作用。在医疗条件不完善的农村、山区更有其应用推广的价值。

第七: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瘖、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一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本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基本内容]

一、针具的选择

1、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10厘米,针柄直径2毫米,适用于四肢、躯干部位放血。细针长5-7厘米,针柄直径1毫米,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

2、小眉刀:长7-10厘米,刀刃长1厘米,十分锋利。

3、临时没有上述工具,也可暂用缝衣针、注射针头、瓷片、刮脸刀片等代替。

二、操作方法

1、先将针具煮沸消毒,然后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2、临床常用的放血方法有刺络法和划割法两种。

(1)刺络法:该法又分点刺、挑刺、丛刺三种刺法。点刺有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速迅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宜采用)、缓刺(缓慢的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腘窝、肘窝、头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针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粘液,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丛刺是用集束针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同时还经常配合拔罐疗法。

(2)划割法:多采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为宜,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后进入划割。适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3、在用右手刺络或划割放血的同时,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以配合放血。

三、治疗机理

本疗法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临床证明,本疗法有镇定、止痛、泻热、消肿、急救、解毒、化瘀等功效。

[临床应用]

本疗法适应范围较广,可用于临床各科许多疾病的治疗。

一、高热神昏

1、点刺曲池、十宣、人中穴。

2、点刺少商、尺泽、委中、曲池穴。

二、中暑

1、点刺中冲、委中、十宣穴。

2、点刺十宣穴,并在肘窝曲泽穴,腘窝委中穴拍打,待其血瘀后点刺。

三、昏迷、休克:点刺人中、十宣穴。

四、溺水:点刺人中、会阴穴。

五、感冒:

1、点刺大椎穴,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0分钟,使之出血。适用于发热而汗不出者。

2、点刺少商、太阳穴。

3、用酒擦肺俞穴,以肤红为度,然后挑刺。

六、咳嗽

1、点刺大椎、十宣穴。

2、点刺肺俞、少商穴,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0分钟,使之出血。

七、肺炎:点刺大椎、尺泽、十宣、委中、十二井穴。

八、哮喘:先用手指点揉华盖、膻中穴200次,然后点刺。

九、三叉神经痛:挑刺耳背第一条静脉,适用于初次起病。

十、面神经麻痹

1、用小眉刀在患侧口腔粘膜上划割,使之出血。适用于初病者。

2、取患侧下关、牵正、太阳、阳白4穴,每次选1-2穴,丛刺后再用闪火法拔罐10分针,使之出血。隔3日1次。

十一、头痛

1、点刺太阳、百会穴。

2、点刺太阳、印堂穴。额痛加攒竹穴;巅顶痛加百会、四神聪穴;眩晕、眼花耳鸣加头维穴。每穴可出血5-6滴,体质壮实而头痛严重者可多至10余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本法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头痛。

十二、胃痛

1、点刺足三里、膏肓穴。

2、以手蘸酒拍打痛处,肤红为度,挑刺最红处。

3、点刺胃俞、中脘穴。

十三、腹痛

1、由大腿向下推按顺压,至商丘穴,点刺放血,然后下推至厉兑,点刺放血。

2、点刺足三里或痛处。

3、用手蘸酒拍打腘窝,待其瘀血后(出现紫点)点刺。

十四、急性肠炎:点刺曲泽、委中穴。呕吐者加刺金津、玉液穴,以少量出血为度。主要用于水泻脱水者。

十五、胁痛

1、先用双手指尖分别顺左右胸胁间推揉,由慢渐快,由轻渐重,以肤红为度,然后点刺或挑刺出血。

2、点刺阳陵泉、窍阴、胆囊穴,并丛刺疼处。

十六、腰痛:用手蘸酒或冷开水拍打腘窝至皮肤发红,挑刺红点。也可以点刺委中穴。对急性腰扭伤疗效较为明显。

十七、落枕:取压痛点,然后丛刺,再用闪火法拔罐10分钟,使之渗血。

十八、丹毒:在红肿部丛刺,然后拔火罐5分钟左右。每天1-2次。

十九、疔疮:取天宗、灵台、中枢、身柱穴先点刺,后拔火罐10分钟左右,使之少量出血。

二十、瘰疬:先在患者背心部推擦,以出现红点为度,然后挑刺红点,使之出血数滴。每周1次。

二十一、乳痈

1、先在肩井穴点刺,然后拔火罐10分钟。

2、在背部第五至第七胸椎旁开1.5寸处找反应点(有形似丘疹,大小如粟粒状的红色小点),点刺;如没有反应点,可在患乳侧背部找压痛点,用点刺法刺3针,呈∴形。均在点刺后拔火罐15分钟左右。

二十二、湿疹

1、取耳背上,中1/3交界处耳根部,可找到一根较明显的细血管,为针刺放血点。用三棱针向耳根内侧刺,以出血为宜。也可同时配合辅助穴位治疗,如上肢湿疹,加内关穴放血;下肢湿疹,加三阴交穴放血,以加强疗效。14天为一疗程。休息1周,可行第二疗程。

2、先在患部丛刺,然后拔火罐10分钟左右。

二十三、神经性皮炎:取耳后静脉挑刺,适量放血。

二十四、急性扁桃体炎

1、取少商、商阳、关冲穴点刺。同时可配合毫针针天容、合谷或内庭、曲池穴。

2、点刺耳尖,挑刺耳背小静脉。

二十五、眩晕:取划割法。在耳背后小静脉处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刀片划割,将小静脉划破,放血,再用胶布粘贴。

二十六、顽癣:取划割法。先在耳前面耳脊与耳廓之间沟中的小细血管处消毒,用消毒刮刀片,划破放血,然后用胶布粘贴。20-30天划割1次。

二十七、麦粒肿:点刺大椎后再拔火罐。或在背部第五胸椎旁开3寸处为麦粒肿穴,挑刺出血。

二十八、暴发火眼(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流行出血性结膜炎):先探出双耳垂对称的压痛点,如测不出,用双耳垂的眼区代替,点刺后轻挤出血,每穴出5滴左右。如病势重兼恶寒发热,加点刺太阳穴。

二十九、鹅口疮:点刺口腔溃疡面,用刺出之血涂抹溃疡面。

三十、流行性腮腺炎

1、点刺百合、耳尖、百会穴或临泣、颊车穴。

2、挑刺耳背第二条静脉,使之适量出血。

三十一、破伤风:取大椎、人中、太冲、二间穴,点刺。

三十二、煤气中毒

1、点刺人中、大椎穴。

2、从患者肩臂向十宣穴推压,然后点刺十宣穴。

三十三、食物中毒:先用三棱针刺手四井穴,再从患者手腕向四井穴推按顺压,使之充分出血,以血色由紫暗变成淡红为度。重症加刺脐周四穴,可略刺深。

三十四、急惊风(小儿神志昏糊、抽搐等):取人中、十宣、涌泉穴,点刺放血。

[注意事项]

1、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但晕血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2、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和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3、对于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也不宜使用本疗法。

4、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5、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宣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

6、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7、如本疗法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全面检查,再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按语]

本疗法通过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为医家临床所习用,疗效也有所提高,特别对于某些急病重症更有抢救及时、收效迅速、无副作用的特点。当代有关本疗法的研究日益深入,对其治疗机制也进行了广泛探讨。

第八:

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

本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简易治疗方法,流传甚久。多用于治疗夏秋季时病,如中暑、外感、肠胃道疾病。有学者认为刮痧是推拿手法变化而来。《保赤推拿法》载:“刮者,医指挨儿皮肤,略加力而下也。”元、明时期,有较多的刮痧疗法记载,并称为“夏法”。及至清代,有关刮痧的描述更为详细。郭志邃《痧胀玉衡》曰:“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吴尚先《理瀹骈文》载有如“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串雅外编》、《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等医籍中也有记载。由于本疗法无需药物,见效也快,故现仍在民间广泛应用,我国南方地区更为流行。

[基本内容]

一、工具选择

1、苎麻:这是较早使用的工具,选取已成熟的苎麻,去皮和枝叶晒干,用根部较粗的纤维,捏成一团,在冷水里蘸湿即可使用。

2、头发:取长头发,揉成一团,蘸香油,作工具使用。

3、小蚌壳:取边缘光滑的蚌壳,多为渔民习用。

4、铜钱:取边缘较厚而又没有缺损的铜钱。

5、牛角药匙:即通常用于挑取药粉的牛角及其他材料制成的药匙。

6、瓷碗、瓷酒盅、瓷汤匙、嫩竹片、玻璃棍等,选取边缘光滑而没有破损的即可。为现代所习用的工具。

7、准备小碗或酒盅一只,盛少许植物油或清水。

二、刮治部位

1、背部:病人取侧卧或俯卧位,或伏坐于椅背上。先从第七颈椎起,沿着督脉由上而下刮至第五腰椎,然后从第一胸椎旁开沿肋间向外侧斜刮。此为最主要和常用的刮痧部位。

2、头部:取眉心、太阳穴。

3、颈部:颈部两侧,双肩板筋部(胸锁乳突肌),或喉头两侧。

4、胸部:取第二、三、四肋间,从胸骨向外侧刮。乳房禁刮。

5、四肢:臂弯(在肘的屈侧面)、膝弯(腘窝)等处。

三、刮痧的方法和要求

1、先暴露患者的刮治部位,用干净毛巾蘸肥皂,将刮治部位洗擦干净。

2、刮治手法:施术者用右手拿取操作工具,蘸植物油或清水后,在确定的体表部位,轻轻向下顺刮或从内向外反复刮动,逐渐加重,刮时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匀,采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

3、一般要求先刮颈项部,再刮脊椎两侧部,然后再刮胸部及四肢部位。

4、刮痧一般约20分钟左右,或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四、治疗机理

本疗法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疏筋活络,调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脏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根据现代医学分析,本疗法首先是作用于神经系统,借助神经末梢的传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其次可作用于循环系统,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淋巴液的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据研究证明,本疗法还有明显的退热镇痛作用。

[临床应用]

本疗法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以往主要用于痧症,现扩展用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病。

一、痧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微热形寒,头昏、恶心、呕吐,胸腹或胀或痛,甚则上吐下泻,多起病突然)

取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刮治,如见神昏可加用眉心,太阳穴。

二、中暑

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轻轻顺刮,逐渐加重。

三、伤暑表证

取患者颈部痧筋(颈项双侧)刮治。

四、伤暑里证

取背部刮治,并配用胸部、颈部等处刮治。

五、湿温初起(见感冒、厌食、倦怠、低热等证)

取背部自上而下顺刮,并配和苎麻蘸油在腘窝、后颈、及窝部擦刮。

六、感冒

取生姜、葱白各10克,切碎和匀布包,蘸热酒先刮擦前额、太阳穴,然后刮背部脊柱两侧,也可配刮肘窝、腘窝。如有呕恶者加刮胸部。

七、发热咳嗽

取颈部向下至第四腰椎处顺刮,同时刮治肘部、曲池穴。如咳嗽明显,再刮治胸部。

八、风热喉痛

取第七颈椎至第七胸椎两旁(蘸盐水)刮治。并配用拧提颈部前两侧肌肉(胸锁乳突肌)约50次。

九、呕吐

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至腰部顺刮。

十、腹痛

取背部脊柱旁两侧刮治。也可同时刮治胸腹部。

十一、疳积

取长强穴至大椎穴处刮治。

十二、伤食所致呕吐腹泻

取脊椎两侧顺刮。如胸闷、腹胀剧痛,可在胸腹部刮治。

十三、头昏脑胀

取颈背部顺刮。配合刮治或按揉太阳穴。

十四、小腿痉挛疼痛

取脊椎两旁(第五胸椎至第七腰椎)刮治,同时配用刮治腘窝。

十五、汗出不畅

取背部、胸部顺刮。如手脚出汗不畅者,可在肘部、腘窝处刮治。

十六、风湿痹痛

取露蜂房100克,用酒浸3日后,蘸酒顺刮颈、脊柱两旁,同时取腘窝、肘部或痛处刮治,每日2次。

[注意事项]

1、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应即送医院治疗,禁用本疗法。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均不能用本疗法,如初愈也不宜采用。饮食后或饥饿时,以及对刮痧有恐惧者忌用本疗法。

2、治疗时,室内要保持室空气流通,如天气转凉或天冷时应用本疗法要注意避免感受风寒。

3、不能干刮,工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

4、初刮时试3-5下即见皮肤青紫而患者并不觉痛者,为本疗法适应证。如见皮肤发红患者呼痛,则非本方法适应证,应送医院诊治。

5、要掌握手法轻重,由上而下顺刮,并时时蘸植物油或水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

6、刮痧疗法的体位可根据需要而定,一般有仰卧、俯卧、仰靠、俯靠等,以患者舒适为度。

7、刮痧的条数多少,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处刮2-4条,每条长约2-3寸即可。

8、刮完后应擦干油或水渍,并在青紫处抹少量驱风油,让患者休息片刻。如患者自觉胸中郁闷,心里发热等,再在患者胸前两侧第三、四肋间隙处各刮一道即可平静。

9、刮痧后患者不宜发怒、烦躁或忧思焦虑,应保持情绪平静。同时,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腻食品。

10、如刮痧后,病情反而更加不适者,应即送医院诊治。

[按语]

本疗法长期为人们所喜用,方便易行,副作用小,疗效亦较明显,具有独到的优势。尤其在不能及时服药或不能进行其他治疗方法时,更能发挥它的治疗效用。故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扩大应用范围。

 

第九:塞鼻疗法

塞鼻疗法是将药物制成适宜剂型(如丸、散、膏等)塞入鼻内,通过鼻腔吸收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本疗法在我国流传已久。据传扁鹊医治产晕,就曾使用过塞鼻疗法。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治疗寒湿证时,有“内药鼻中则愈”的记载。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有“以棉渍好酒中须臾,置死人鼻中”的方法救治“卒死中恶”病症的治疗经验。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以药物末塞鼻,治疗鼻塞、脑冷、流清涕、小儿鼻息肉等。宋代《太平圣惠方》以刺蓟、生地黄、生姜,同捣取汁饮,而以药渣塞鼻,以治鼻衄。以后,历代医籍多有所记载。至现代,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基本内容]

先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或茶水清洁鼻孔,然后酌情选用以下塞鼻方法:

一、鲜药塞鼻法:取新鲜植物药塞鼻,将鲜草、鲜叶揉搓为丸,塞入鼻腔。将根茎或果实类药物捣泥为丸,或以刀削如枣核大小塞鼻,也可用纱布包药塞入鼻孔。

二、药液塞鼻法:将所用药物煎取药汁,或以酒浸取液,用棉球蘸药液后塞入鼻孔。

三、散剂塞鼻法:将药物研成细末,使用时取消毒纱布包裹药末,或将棉球浸湿后蘸药末少许,塞入鼻孔。

四、膏剂塞鼻法:将所有药物研为细末,文火熬膏。使用时以消毒棉球或纱布裹药如枣核大小,塞入鼻孔。也可熬成硬膏,搓成小药条塞鼻。

[临床应用]

本疗法多用于头面部、五官科及口腔科疾病。

一、鼻息肉

1、取霜梅1枚、蓖麻仁7个,生矾少许,捣烂。使用时以纱布包药适量,塞入鼻孔。

2、取胡荽适量捣烂,塞入鼻孔。

3、取白矾、生矾等份同熬,用熟猪油调匀。以棉球蘸药,或纱布包药膏适量塞鼻。

4、取枯矾15克,乌梅30克,同捣为细末。以纱布包药末塞鼻。

5、取皂矾1.5克,红枣3枚(去核),同捣。以纱布包药塞鼻。

6、取硇砂9克,轻粉4.5克,雄黄6克,冰片3克,枯矾4.5克,生甘草3克,分别研成细末,和匀。使用时,将棉球浸消毒甘油,蘸药末少许,贴敷於息肉表面,半小时后取出。3天上药1次。如3次无效得停用。

二、过敏性鼻炎

1、取细辛1.5克,蜀椒1.5克,干姜1.5克,炮附子1.5克,吴茱萸1.5克,皂荚(去尖)1.5克,切碎,酒浸一宿,用猪油熬,以附子色黄为度,去渣待凝。纱布裹取适量塞鼻。

2、取鱼脑石5块,硼砂7.5克,牛黄2.1克,冰片1.5克,共研细末,以凡士林10克,甘油20毫升,调上述药末。用棉球蘸取油膏,塞入鼻腔。左右交替,每日2-3次。

3、取薄荷1.5克,硼砂3克,共研细末,用纱布包之塞鼻。

三、慢性鼻炎

1、取苍耳子、辛夷花各9克,白芷9克,薄荷3克,加水200毫升,煎取100毫升,葱白头适量捣汁冲入。以棉球蘸药塞鼻,每次5-10分钟,可左右交替使用。或用上述药烘干研末,纱布包药末,每晚睡时塞鼻,5天为一疗程。

2、取通草3克,炮附子3克,细辛3克,共研细末,蜜丸如枣核大,纱布裹之塞鼻。

3、取草蒲3克,皂角3克,辛夷9克,木能3克,川芎9克,共研细末,纱布裹之塞鼻,湿即换之。

4、取鱼脑石、辛夷花等份,同研细末。棉球蘸药末少许塞鼻。适用于萎缩性鼻炎。

5、取野菊花放在蜂蜜内隔水蒸,再将冰片研极细末放入蜂蜜调匀,用时沾少许涂鼻腔。每日3次。

6、鹅不食草(95%),樟脑(5%),研末和匀,瓶装密封。同时以薄绢包裹药末少许塞鼻。每天换药1次。

四、鼻出血

1、取炒黑栀子、百草霜、煅龙骨、煅牡蛎、京墨、血余炭各等份,共研为细末。以湿棉球蘸药末塞鼻。

2、取百草霜7.5克,龙骨15克,枯矾15克,共研为细末,湿棉球蘸药塞鼻。

3、取鲜菊花叶、鲜龙脑叶、鲜小蓟、鲜青蒿叶、石榴花瓣、墙头苔藓等,任选1-2种,捣烂,揉搓成团塞鼻。

4、取大黄炭末,温开水调匀,塞患侧鼻孔。

五、面神经麻痹

1、取生川乌、草乌、白芷、细辛、皂角各3克,鹿香少许,共为细末。以消毒纱布包裹塞鼻,左侧病变塞右侧处孔,右侧病变塞左侧鼻孔。

2、取当归、川芎、丁香、细辛、荜拨、白芷各等份,为细末,取适量,纱布包塞鼻。

六、牙痛

1、取大黄末适量,湿棉球蘸之塞鼻。

2、取防风、白芷、冰片、细辛、薄荷脑各等份,研末,棉花蘸之塞鼻。

3、取巴豆仁、大蒜各1枚,同捣,以纱布裹之塞鼻。

七、眼结膜炎

取鹅不食草适量,搓揉后塞入鼻中。

[注意事项]

1、要掌握塞鼻深度,过深容易引起打喷嚏,影响药效,且容易滑入鼻腔深部而误入气道。

2、塞鼻药物刺激性较强,须用纱布包裹,以减少刺激。

3、用于头痛、牙痛、眼病等疾患,一般左侧患病塞右侧鼻孔,右侧患病塞左侧鼻孔。

4、塞鼻药物须辨证应用,热证当用凉性塞鼻剂,寒证当用热性塞鼻剂。

5、本疗法不宜于儿童应用,以免引起不测。

[按语]

塞鼻疗法简便易行,对于头痛、牙痛和诸多鼻疾,用之得法,多有疗效。对其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扩大应用范围。

第十:

吸药疗法

吸药疗法是将药物研成极细末,吸入鼻内,使药末直接作用于鼻粘膜,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起源较早。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有治黄疸,以“瓜蒂、秫米、赤小豆内着鼻中,痛缩鼻,须臾,当出黄汁,或从口中出汁升余,则愈”的记述。此后,《东垣试效方》、《卫生宝鉴》、《奇效良方》、《本草纲目》、《外治医说》、《万病验方大全》等医籍均收录不少前人的吸药验方,治疗范围不断扩大。

[基本内容]

1、根据病情,辨证选取药物。

2、将所用药物研成极细末,贮瓶备用。

3、用右手食指取少许(0.3克左右),按于鼻孔,吸入鼻内,每日3-5次。

[临床应用]

本方法适用于头面部及五官科疾病

一、慢性鼻炎

1、取辛夷、苍耳子各6克,冰片0.6克,研末,吸药。

2、取荸荠粉10克,黄芩10克,丝瓜叶粉10克,冰片3克,研末,吸药。

3、取鱼脑石3克,冰片0.6克,青黛1.5克,研末,吸药。

4、取苍耳子3克,辛夷1.5克,藿香3克,王不留行3克,研末,吸药。

5、取鹅不食草末6克,冰片0.3克,研末,吸药。

二、鼻衄

1、取百草霜30克,冰片1.5克,研末,吸药。

2、取藕节3克,紫背浮萍1克,草决明3克,研末,吸药。

三、鼻息肉

1、取雄黄3克,北细辛3克,麝香少许,研末,吸药。

2、取芦硝1.5克,青黛1.5克,乳香、没药少许,研末,吸药。

3、取郁金、川芎、青黛、薄荷、冰片各0.6克,研末,吸药。

四、牙痛

1、取麝香1.5克,山奈子6克(以面裹煨熟),共研细和匀,吸药。用温水漱口,效更佳。

2、取蝎梢、细辛、良姜、荜拨、胡椒、蜂房各15克,研末,吸药。若以此药1.5克配合擦牙,效更佳。

五、上呼吸道感染

1、取野菊、白芷、大青叶、薄荷、连翘各等份,研末,加冰片少许,吸药。

2、取荆芥3克,防风3克,白芷3克,板蓝根15克,薄荷1.5克,研末,加冰片少许,吸药。

六、头痛

1、取瓜蒂、松萝等各等份,研末,吸药。

2、取羌活、独活、藁木、防风、川芎、蔓荆子各9克,甘草3克,研末,吸药。

3、取防风、瓜蒂、藜芦等份,研末,吸药。

4、取雄黄、盆硝、川芎、白芷、乳香、没药各等份,研末,吸药。

5、取细辛、白芷、藿香、川芎、踯躅花各9克,研末,吸药。

七、眼结膜炎

1、取雄黄、朱砂各7.5克,细辛15克,片脑、麝香少许,研末,吸药。

2、取乳香、没药、黄连、雄黄、盆硝等份,研末,吸药。

3、取细辛、白芷、藿香、川芎各21克,踯躅花、谷精草各15克,研末,吸药。

[注意事项]

1、吸药时用药量须适宜,太多易引起打喷嚏,影响疗效。此外也可口含茶水,以防药物误入气道。

2、吸药药物多有刺激性,若用药后出现鼻腔干热,可涂以麻油或金霉素眼膏。

3、若数次治疗而病情不减,或反而加重者,应停用。

[按语]

吸药疗法与吹鼻疗法、塞鼻疗法等均经由鼻粘膜吸收,故患有相同疾病者可参酌交替使用。

第十一:

正骨推拿疗法

正骨推拿,又称“正骨按摩”、“伤科按摩”,是矫正骨错筋歪等骨伤科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腕伤诸病候》指出,“卒然致损”等引起“血气隔绝,不能周荣”,通过按摩导引等法可以使气血恢复正常。正骨推拿手法一般可分为正骨手法与推拿手法两类。治疗骨折、脱位主要应用正骨手法,治疗软组织操作则主要应用推拿手法,而在临床上两者又往往相互配合使用。

据《新唐书?百官志》所载,唐代太医署按摩博士和按摩师的职责之一,就是“损伤折跌者,正之”。历代不少医著记述了正骨推拿的许多方法,特别是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经旨》中总结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之“正骨推拿八法”,可说是正骨推拿的基本手法。然而在临床应用中,由于各人的实践经验不同,对手法运用也不尽相同。

[基本内容]

一、以牵、接、卡、挤、分、旋、端、靠为正骨八法者,主要应用于关节脱位和骨折移位。

1、牵法:又称“牵引法”或“拔伸法”,即顺骨干纵轴进行牵拉,是整复骨折和脱位的基本手法之一,四肢骨折或关节脱位常先用牵法。

2、接法:按照骨折畸形情况,分为抵接法和折接法两种。“抵接法”是用双手分别握持骨折处的两端,两手拇指抵于骨折成角畸形和顶端,利用三点加压的原理,拇指与其余四指同时用力而方向相反,使成角畸形得以纠正。本法适用于轻度成角畸形的骨折整复,如前臂单纯骨折等。“折接法”(或称“反折法”)是用双手握持骨折处两端,用力加大断端成角,使同一侧面的骨皮质紧密相靠,以夹角顶点作为抵顶支点,徐徐而稳妥地折回,使断端对合整复。本法可用于四肢长骨骨折侧方移位微有重叠,或成角畸形而分离者,一般情况下较为少用。

3、卡法:又称“卡压”或“卡按法”。用手指对合用力钳夹。适用于骨折后骨片游离,或骨骺分离,以及关节脱位之整复。

4、挤法:是通过挤压而使移位对合。有挤压与纵向挤压两种,适用于掌、指(或跖趾)骨折与脱位,以及四肢长管骨折的侧方移位而无重叠者,亦可用髌骨骨折移位的整复。

5、分法:实际是从卡法和挤法衍化而来,利用两并列骨之间隙,借助于指力与物体加压,以保持骨间隙组织持续张力。对于并列骨的骨折以及多段骨折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法之一。

6、旋法:回旋转动肢体,用以矫正骨折两端旋转畸形,即采用与旋转力“反其道而行之”的手法达到整复之目的,适用于四肢长管骨折而旋转畸形者。

7、端法:端托肢体或端提下陷之骨,以纠正前后错位下陷之骨端,恢复原有位置。

8、靠法:属于“夹缚”范畴,既是正骨手法的补充,又有固定的作用。在具体应用中靠法不是一个单一的手法,而是卡、接、挤、旋等各种手法的综合应用。本法适用于纠正骨折的残余移位畸形。

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方面则归纳为“按摩十二法”,可分为普通手法、特殊手法、强化手法三类。“普通手法”包括按、摩、推、拿及点穴法,这类手法是其他各类手法的基础手法,具体应用于各类手法的临床操作中;“特殊手法”包括分筋(深压痛点或筋结之上,横向按揉,移上时不用力,移下时用力)、理筋(顺筋缓缓按压移动)、弹筋(提弹筋脉)、拨络(左右拨动)等法,常用于筋络的绞结痉挛及粘连硬缩;“强化手法”包括滚摇(旋转运动)、升降(屈伸运动)、镇定(在行使其他手法后,将伤部固定于某种有利于其功能恢复的姿态,停待片刻)诸法,常用于因软组织痉挛僵化或粘连所造成的关节功能障碍,有升降气血、舒展筋脉、镇定止痛之功效。

二、以手摸心会、离拽分骨、旋转捺正、交错捏合、推拉提按、屈伸折顶、抖颤扣挤和理肢顺筋为正骨八法者,适用于整复骨折和关节脱位。

1、手摸心会:是骨伤科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即通过手摸心会,以了解伤痛情况,确定治疗方法。

2、离拽分骨:是使骨折或脱位的关节在异位状态下经过牵拉而复归原位,所谓“欲合先离”;然后对双骨或多骨并列处骨折在牵引状态下,先进行分骨,再作整复,以保持正常间距。

3、旋转捺正:是在牵引下徐徐转动骨折远端,以矫正骨折的旋转畸形。

4、交错捏合:是用拇指及其余各指捏定骨折两断端,按其远段移位的方向,相对交错用力捏合。

5、推拉提按:是矫正骨折成角畸形及大骨干的骨折或大关节脱位的手法。

6、屈伸折顶:主要用于关节附近部位的骨折,在牵引下利用关节的屈伸活动矫正骨折的移位及成角畸形。

7、抖颤扣挤:是在骨折已经基本复位后,再用双手紧紧捏定骨折部位,作轻微的快速颤抖,以进一步矫正残存的移位及成角畸形;在夹板固定后,再用掌根在肢端沿骨干纵轴方向轻轻扣击,使骨折断端吻合更为紧密。

8、理肢顺筋:是在骨折整复后,用拇指及食指沿骨干上下轻轻推理数次,使筋肉舒展,气血畅通。

另一种是软组织推拿手法,可归纳为:捏、弹、按、压、揉、点、推、疏、摇、牵、搬、盘十二法。无论何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要重视轻重结合,以轻为主;动作简洁,以巧代力;刚柔相济,以柔克刚;整体观念,全面端详。要做到因人而异,辨证施治,轻巧灵活,动作正确,重点突出,远近兼施,由轻到重,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深透沉实,发收迅妥,力度适当。

三、侧重于治疗骨关节错适及软组织扭挫伤的正骨推拿,常用手法分为推拿手法和正骨手法两类。

1、推拿手法有拇指推揉法、掌根推揉法、虎口推揉法、指按法、肘压法、提捏法、弹拨法、屈伸牵引法、扳法、抬腿法、足背屈法等。这类手法主要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软组织急、慢性操作所引起的肌肉痉挛疼痛。

2、正骨手法有颈椎摇转法、颈椎侧屈法、绞腰法、前俯牵拉掌(指)压法、膝顶法、仰扳过伸法、提腿压腰法、揿压法、踩踏法等。这类手法主要适用于颈腰部损伤,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关节紊乱症、滑膜嵌顿、继发性脊柱侧弯、颈椎半脱位、趾骨联合分离等疾病。

[临床应用]

正骨推拿疗法在治疗骨伤科疾患方面具有重要的整复治疗作用。

一、漏肩风:将拇指端垂直紧贴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肱骨结节间沟内,沿肌腱走行的方向作横向弹拨,自下而上移行,待至遮盖的三角肌时,用拇指端将皮肤向上推移,在三角肌内缘深处弹拨,并移至喙肱韧带。弹拨法操作后,根据肩关节活动受限程度,施以相应的肩关节的各种被动运动。

二、颈椎椎骨错缝:患者取坐位,头部前屈至适当的角度,术者一手按住患椎棘突,另一手用肘部托住患者颏部,作向前上方牵引,同时向患侧旋转,使偏歪的椎骨复位。或患者仰卧,肩后用枕垫高,术者站于床头,用右手紧紧托住患者枕部,左手托住颏部,将头自枕上提起,使颈与水平面呈45°持续牵引,然后轻轻将头部左右、前后摆动和旋转,使错缝复位。复位后,患者取坐位,术者在两侧颈部用轻柔的按、揉、拿等理筋手法治疗。

三、胸椎椎骨错缝:患者取坐位,双手手指扣拢后置于项后,肘关节朝向前方。术者站其背后,双手由患者的腋下伸向前,握住患者的腕部,再用膝关节顶住错位的一节胸椎椎突,然后作向上、向后方的拔伸牵拉,将患者从凳上拉起。或患者俯卧于床头,头及上肢伸于床缘外,胸前垫薄枕,使患椎后凸。术者立在患者侧方,一手掌心按住患椎棘突,先徐徐用力,待患者呼气之末,瞬间用力按压,即可复位。

四、腰椎椎骨错缝:患者取坐位,术者作腰椎旋转复位法。若患者疼痛剧烈,不能取坐位或坐后不能弯腰,则整复方法可改为患者取侧卧位,作腰部斜扳法。若患者疼痛剧烈,侧卧位斜扳也无法完成,则先作腰部拔伸法,复位后用整理手法。

五、骶髂关节扭伤(半脱位):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将患侧足踝部夹于腋下,并用此侧的手托住患者的小腿后面,另一手按在患侧下肢髌骨上方,此时用力夹持患肢,向后拔伸牵引1-2分钟。拔伸后,作整复手法。如向前移位,术者一手扶住患者侧髋部,另一手强力屈曲患肢的髋、膝关节至最大限度,然后在屈髋位作快速伸膝和下肢拔伸的动作。如属向后移位,则整复方法为:(1)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肢膝部置于90°屈曲位。术者站在身后,一手向前抵住患侧骶髂关节,另一手握住患肢踝上部,向后牵拉至最大限度,然后两手作相反方向推拉。(2)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于患侧,一手向下压住患侧骶髂部,另一手托住患肢膝前部,使下肢后伸至最大限度,然后再稍用力作骤然扳动。(3)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侧屈髋屈膝。术者站在前面,一手按住患者肩前部向后固定躯体,另一手按住患侧髋部,向前推动至最大限度,使扭转的作用力集中在骶髂部,然后两手同时对称用力斜扳。在施以拔伸、牵引及整复手法时,常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声。治疗后,患者症状可立即缓解。因骶髂关节囊及韧带均有损伤,稍一扭错易再复发,所以在整复治疗成功后2周内,腰及下肢不宜作大幅度活动。最好在两髋膝屈曲位状态下卧床休息。

六、腱鞘囊肿:先将患部关节伸展或屈曲,使囊肿隆起,周围肌肤绷紧;然后术者在肿块四周施以揉法,继而在肿块上施以深刻有力的按法。手法治疗后可用硬纸板固定,绷带包扎,24小时内减少活动。

七、胸部迸伤:患者正立,术者站在背后,背对背,用手穿过患者腋下挽住双臂,弯腰用臀部顶起患者腰部,使其双足离开地面,这时嘱患者咳嗽,术者在患者咳嗽时抖动臀部。

八、跟腱挛缩:患者取俯卧位,下肢伸直,术者以拇指按揉患侧承山穴2-3分钟;再以两手拇指分置跟腱两侧,先以一手拇指按揉合阳穴,向下经昆仑至仆参穴,再以另一手拇指按揉复溜穴,经太溪至水泉穴,2-3分钟;接着以两拇指按揉承山穴,自上而下,经足跟转向足底涌泉穴,1-3分钟。患者再取仰卧位,术者用一手握住患侧足前部,另一手拇指、食指分别置于内踝下水泉穴及外踝下仆参穴处,两手协同作踝关节被动背伸及左右摇动,2-3分钟。

九、软组织损伤:一般先点揉邻近穴位,再理筋、分筋、弹筋、揉络、理筋,再作适度的被动运动。理筋是顺肌束、肌腱方向用手指或手掌作推、摩、揉、按等动作,使歪曲、扭转或出槽的肌束、筋脉复正,并有行气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舒筋等作用。分筋即用指尖在痛点或筋结处点按,并向四周揉、搓、推、擦,或向肌束、肌腱间隙处深按,以分离粘连和消除筋结,并可调和气血、舒筋活络。弹筋是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将局部肌肉、肌腱拿起,又让其迅速在指间滑落弹回,快提快放,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剥离粘连、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拨络是以拇指或其余四指的指尖或指腹紧按于局部皮肤上,作与肌束、肌腱、韧带等走向相垂直的单向或往复推拨,或两拇指交叉推拨,从指上可感到肌束、肌腱、韧带等被牵拉又滑弹的感觉。此法可缓解痉挛,并能使其因伤损而致的翻转、移位得以复原,还可剥离粘连,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拨络后常再以理筋手法理顺肌筋。

[注意事项]

正骨推拿法的操作要轻重得当,外柔内刚,稳妥连贯,要施法于外,受力在里,做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

[按语]

正骨推拿手法在骨伤疾患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着重指出手法是“正骨之首务”。正骨推拿手法的运用要以正确的诊断为基础,掌握时机,应用熟练的手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有实验证明,将猴的坐骨神经切断,再作缝合所引起的腓肠肌萎缩,在经过4-6周的推拿治疗之后,其恢复正常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未经推拿治疗的对照组,其腓肠肌有明显的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条索状物,影响了肌肉的功能。将墨汁注射于家兔的两膝关节内,推拿其中一个膝关节,可见墨汁由膝关节移向远处,而未经推拿的另一侧膝关节内的墨汁仍然有大部分存留。

 

第十二:

含漱疗法

含漱疗法是将药液含漱口中,以治疗口腔、咽喉部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起源较早。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已将“食毕当漱口数过”作为口腔保健的常规加以介绍。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载录有用杏仁、甘草、黄连和蔷薇根煎液含漱治疗口疮;用竹茹加醋煎液,或以细辛、甘草水煎含漱治疗齿龈出血;用松叶、食盐水煎含漱治疗齿根肿痛;用生地、独活水煎,加白酒含漱治疗齿根松动等治疗经验。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将它作为防治口腔、咽喉疾病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而加以推广。如明代《本草纲目》用白芷、吴茱萸等份浸水含漱,治疗风热牙痛;用白芷、川芎等分含漱,治疗口齿气臭。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强调平常坚持漱齿,可以“坚骨以防蠹”。

[基本内容]

根据咽喉、口腔疾病的不同,配制成含漱剂,水煎,候凉,含漱口中1-2分钟,吐出。如是咽喉部病症者,则应仰头含漱在咽喉部1-2分钟后吐出。一般可每日含漱3-5次。

[临床应用]

本疗法适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牙周炎、牙痛及口腔表浅霉症等口腔、咽喉部疾病的治疗。

一、口腔表浅霉菌症(白色念珠菌病)

取一枝黄花30克,野蔷薇15克,藿香30克,青木香30克,黄芩15克,煎水,含漱。

二、急慢性咽炎和扁桃体炎

1、取玄参15克,大青叶15克,黄芩15克,薄荷3克(后入),水煎,含漱。

2、用淡盐水或3%硼酸液含漱。

3、青果7-8只煎汁,加白矾米粒大小3-4粒,冰硼散0.2克,含咽漱口。

三、急慢性口腔炎、口舌糜烂

取银花15克,紫草9克,菊花12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4.5克,水煎,含漱。

四、牙周炎、牙痛

1、取细辛3克,川椒10克,升麻10克,水煎,含漱。

2、忍冬藤20克,石胡荽20克,青木香10克,水煎,含漱。

3、取骨碎补15克,切碎,开水浸泡。含漱,一日数次。一般含漱5-7次可止痛。

4、胃火牙痛、齿痛剧烈、齿龈红肿:取黄芩45克,玄参15克,生石膏30克,紫地丁15克,煎水,含漱。

五、咽喉血泡(欲称飞扬喉,血泡溃破溃烂感染)

取金银花、甘草等量,煎水,含漱。

[注意事项]

本疗法一般将含漱的药液吐出,均不咽下。对於咽喉部疾患,含漱时应注意仰头使药液直接作用于咽喉部,并使药液与病变部位有一定时间接触,然后吐出。含漱后不必用清水漱净口腔,亦不要立即进食,以避免残留口腔、咽喉部药汁带入胃中,并使药汁在口腔咽喉部充分接触与吸收,从而加强其治疗作用。

[按语]

本疗法的优点是药液直接作用于口腔、咽喉粘膜上的病灶,避免药物对胃肠的刺激作用,且简便易行,现常作为治疗口腔咽喉部病症的辅助疗法,如恩威口宝含漱液,在临床上广为使用。

Next Post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

周一 10 月 5 , 2020
如今,人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抵达太空和月球,却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手无寸铁,只能坐以待毙。其实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