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8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的是寒露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认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气候特点
寒露时节,随着从西伯利亚的冷空威风凛凛力逐渐增强,气候变化极快,碰到寒潮侵袭,会忽然变冷,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有些地方开始出现霜冻。在江南一带寒潮前锋一过,就骤然降温,所以当地民间流传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谚语。在南方此时节恰是天高气爽之时,但这节气是在中秋节刚过两日,广东民间亦有“中秋过后夜夜凉”的民谚。此节气开始了早晚稍凉,而中午气温较高的干爽天气,但亦会有时因寒流南下时出现一些阴雨天。
寒露时节的养生
自“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增补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在这节气里最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此时的气候说实话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这些季节性的常见病都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
此节气的养生汤水宜以润肺生津、健脾益胃为主,如合掌瓜煲猪(月+展)、红萝卜无花果煲生鱼、太子参麦冬雪梨煲猪瘦肉、白菜蜜枣煲羊肺、淮山北芪煲猪横脷、粟米煲牛(月+展)、椰子淮山杞子煲鸡鲍鱼汤等,在润燥滑肠、清肠解毒上宜用槐花煲猪肠、火麻仁当归煲猪站(月+展)等。
进入寒露,此后天气逐渐转冷,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这一时节又是各种疾病的多发期,所以要因时制宜,安排好日常的饮食起居,增强机体免疫力。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处于秋冬两季交替的时节,天气转冷,空气干燥,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与气候变化相适应,这对于身体的养生保健十分重要。
衣
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尽管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但应注意早晚凉意甚浓,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是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食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大枣、山药、芋头等以增强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柿子、葡萄等水果。
住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房劳伤肾。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并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行
秋天气候清爽,“碧云天,黄叶地”,景色宜人,可到公园、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可到农村参加采摘活动等,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但要注意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寒露到来,预防哮喘发作
据肺病科李莉莎副主任医师介绍,哮喘的发作与气象因素关系极大。据临床的统计,天气变化占哮喘病发作原因的四分之三以上,其次为疲劳、过敏、饮食不当等因素。从时间上看,每年的九十月份是哮喘病的高发季节,其次是冬季、初春和梅雨时节。同时,刚刚到来的秋季,是一年中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的季节,每次冷空气过后,都伴随着气温、气压、降水、空气湿度的明显变化。尤其是气温的降低直接对哮喘有诱发作用。因为依中医理论,哮喘一病,宿根为“痰饮伏于内,胶结不去”。一旦气候变化,就容易引动发病。所以,大家应当非常注意在这个时节关注天气的变化,当有冷空气过境时,要提早预防,做到有备无患。深秋时还要及时增加衣被,避免受凉,早晚出门最好能戴上口罩,以减少冷空气的直接刺激。当哮喘发作时,可按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服用一些中药,以平喘祛痰,缓解病情。如果是急性发作,就应使用一些西药应急。当然,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处方用药,避免用药不当贻误病情。
当然,过敏性哮喘除了天气变换引起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过敏原。秋季的温度和湿度都明显低于夏季,空气中的浮尘增多,尘螨也在家里到处滋生,花草树木开始了新一轮的新陈代谢,家庭中的宠物同时也开始换季前的换毛,这些都是非常容易过敏的物质。少数秋季常吃的食品同样也会引起过敏症状,如:螃蟹、桃子、羊肉、鸡蛋、牛奶等。对付秋季这一常见病,我们不是没有办法的,其实大家只要做到一下几个步骤,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安全过秋。
预防方法一:注意饮食
平时要养成不挑食、平衡饮食的好习惯。另外,秋季气候干燥,大家常常会有口干、皮肤干燥等燥热表现。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所以应多吃润燥食品,如梨、荸荠、柚、甘蔗等,对过敏性哮喘有预防作用。另外,如果有对鱼虾等高蛋白饮食敏感者,应尽量避免摄入此类饮食。
预防方法二:锻炼身体
平时,我们就应加强体育锻炼。多做运动,增强体质,这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最有利措施,特别是对体弱和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预防方法三:改善家居环境
改善居住环境对预防过敏性哮喘也很重要。实验表示,大量的过敏性疾病都与家具中的尘螨有关系。特别是地毯、沙发、床铺等,更是尘螨寄居的最佳场所。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大家在平时应当多开窗通风,家居用品尽量少选择一些羊毛制品,同时,经常给家里晒太阳,患者的内衣物还可以用开水烫,以减少尘螨的存在。
预防方法四:避开过敏原
秋季是外出游玩的最好季节。户外活动虽然能够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但与此同时,尘螨、动物皮毛、霉菌孢子,以及螃蟹等食物,都有可能成为诱发过敏病的”罪魁祸首”。所以大家在赏秋的游玩的同时也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远离宠物等。
寒露时节养生要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不能离开“养收”的原则。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治未病科等科室推出督灸、脐灸等特色疗法,以保体内阳气。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从这个节气起,也是膏方进补,调理身体的最佳时机,如有需要可到治未病科咨询。专家将根据您不同的体质,开出不同的膏方,同时配合非药物疗法干预,以期达到调理体质,平衡阴阳的效果。
【保暖始于足部】
民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养生保健谚语。寒露时节,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天气由凉转冷,入夜更是寒气袭人。“寒露脚不露”告诫人们寒露过后,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应穿上保暖性能较好的鞋袜,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因为寒露时节外界气温较低,而人的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脚的脂肪层薄,因此,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寒冷刺激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人体抵抗力下降;如用温水浸泡两足至汗出,呼吸道防御功能又可复原。除了引发呼吸道疾病外,脚部受凉还可引起腹泻、腰痛等疾病,因此,足部的保暖显得格外重要。
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后,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和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养阴润肺防秋燥】
寒露时气候干燥,人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舌燥咽干、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等症状,故此时宜食用一些性质平和且具有滋阴润燥、养肺生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中医认为燥邪易伤人体津液。
秋季润燥,首选百合,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寒,入心、肺经,功擅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秋燥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取百合30克洗净切碎,大米50 克,加水400毫升,同煮至米烂汤稠,加适量冰糖,每日晨起服用。对于咽干口燥、皮肤干燥较重者,可加入玉竹、沙参或麦冬、天冬等,并可根据个人口味调入蜂蜜。
除了粥,还可以选择服用秋梨膏、养阴清肺膏、龟苓膏等滋阴润肺之品。此外,为了预防秋燥,还可适当多吃一些水果,以梨、甘蔗为首选;其次,像荸荠、香蕉、枇杷等也是良好的润燥之物。但水果润燥并非人人皆宜,若有脾虚泄泻,或肺寒咳嗽而痰黏者,则不宜多吃上述水果。
【先调脾胃后进补】
民间一直非常重视秋冬进补,有“秋冬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但寒露时节人的脾胃尚未完全适应气候的变化,因此不能急于进食肥甘厚味,当先调理一下脾胃,为脾胃更好地受纳补品做好准备。可选择食用一些甘淡补脾的食物,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且中医认为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对于平素脾虚者(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等),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健脾、益气、和胃的药物;对于胃火旺盛者(常常表现为胃中有灼热感、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应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对于消化能力相对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不妨适度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
【谨防胃病复发】
秋天是胃病的多发季节,寒露时节气温变化无常,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慎着凉,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复发,严重者甚至发生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因此,素有慢性胃病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暖。此外,在饮食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细嚼慢咽;第二,切忌暴饮暴食;第三,要少食多餐;第四,避免过多食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浓茶,浓咖啡,酒,及过热、过甜的食物;第五,不要睡前进食,尤其是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