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养藏节欲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集解》:「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后北半球的白天渐增,冬至夜是一年中最安静的长夜。

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代冬至日百官放假,因冬至是一个安静的节气,此时阳气初萌,要注意养「藏」,静神少虑,节欲保暖,减少精神和体力的消耗。

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慢性咽炎的人不要错过「三九贴」,这可以增强夏季「三伏贴」的效果,也可以事半功倍地防治此类疾病,正规医院中医科都提供「三九贴」。 即使夏天没有贴三伏贴,冬天仍然可以贴三九贴,贴敷治疗三年一个疗程,坚持才能见到效果。

冬至饮食小贴士

适宜:牛肉、冬笋、菠菜、芹菜、鳙鱼、草鱼、鲫鱼、鸡蛋、豆腐、芡实。

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阳气初生时,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遵生八笺》曰:「冬至日阳气归内,腹中热,物入胃易消化。」此时进补最好。北方干冷,加上暖气烘烤,可适当吃些牛肉,以炖煮为好,同时搭配 「滋润清热」的食材一起吃,如萝卜、白菜、豆腐、茼蒿、冬笋、菠菜、芹菜、马蹄、甘蔗、豌豆苗、塌菜等,防止干燥上火出现便秘、口疮、咽喉肿痛等症。

中部地区如湿、寒重,适宜温补,鳙鱼、草鱼、鲶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多吃些温中散寒的食物,如蒜苗、茴香菜、韭黄、韭菜等,也可以在烹调时佐少量胡椒、香菜、花椒、辣椒等以温阳驱寒,但不可过量。

南方气温虽有所下降,但却不会很冷,感觉多为潮湿。古人有冬至食赤小豆粥的习俗,「冬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食之,可免疫。」赤小豆既补养又利湿,煮粥或煲汤时放一把,都很好。如果没有体虚之象,选择一些平补的食物就可以了,像鲫鱼、蛋类、豆腐、花生、山药、芡实等。

少吃:人参、鹿茸、附子、肉桂、肉苁蓉、动物血、墨鱼、蛤蜊、文蛤、海胆、青稞

寒冷的冬至节气需要养藏,滋益阴精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内容。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以免助火伤阴;晚餐不宜超过20点,吃肉宜久炖熟烂,不宜半生不熟或干硬。平和体质阴阳平衡,无需使用药物进补,否则容易上火。非医嘱,不宜用人参、鹿茸、附子、肉桂、肉苁蓉等大热之物进补;感冒、发烧、咳嗽时,不宜进补。

忌吃:龟肉、鳖肉、虾、蚌、蚶类、贝类、牡蛎、螺蛳、螃蟹、烧烤、腰子、生蔬菜

《纂要》:「是月勿食龟鳖肉,令人水病。勿食生菜(生的蔬菜),发宿疾。勿食虾蚌带甲之物,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火焙食物(烧烤)。勿食生韭,多涕唾。」

千金翼方》:「(农历十一月)勿食螺蛳螃蟹,损人志气,长尸虫。」

《金匮要略》:「冬三月,勿食猪羊等肾。」

冬至运动小贴士

运动升阳,精力充沛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冬天天气寒冷,自然界阳气不足,而人体与自然界之间都有一个相对的平衡,那么人体也就会出现阳气不足,自然也就容易犯困了。而动能升阳,多参加体育锻炼,比如说快走、慢跑,每天运动最好,至少保证隔天一次,每次30分钟就可以了,避免大汗淋漓,这样会感觉到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冬至起居小贴士

调控室内温度,养肾固精

《养生镜》中强调:「冬三月乃收藏闭塞之时,最宜固守元阳,以养真气。」故冬季要注意调控室内温度。室内温度太低,易伤人阳气;室内温度过高,又易出汗伤阴。同时,衣着应御寒保暖,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内衣以弹性良好的棉毛织品为佳,贴身保暖。外衣要稍宽大一些,使气血流通,四肢伸缩活动自如舒畅。

中医认为,肾是元阳的发源地,要想养藏就要养肾固精:一要睡好子午觉,晚上11点之前一定要睡,中午小憩一会儿;二要多练「吹」字功,即深呼吸,呼气时念「吹」字,音调宜长,使气呼尽为止;三要少色欲,夫妻最好分床而睡,节欲保精。《千金翼方》中有「冬至后庚辛日(12月30日,12月31日)不可交合,大凶」一说,以资借鉴。

冬至情绪小贴士

喜忧不经心

忧者见事而忧,喜者见事而喜,全取决于情绪。冬至有神补之说,「清心寡欲」便是神补的首要,《列子》上说:「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当人不被世俗所累时,由于精神负担小,人体的脏腑机能便不受七情所伤而能恪守其职,自然会健康长寿。

冬至茶饮小贴士

荞麦

将荞麦茶5~8克放入杯中,用200毫升开水冲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冲服2~3次。荞麦又名净肠草,荞麦茶是用严格精选过的荞麦烘煎而成。据《本草纲目》记载:「荞麦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食疗本草》说它:「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当体内有热,消化不良时饮用甚好。

Next Post

枇杷叶治便秘

周六 12 月 23 , 2017
郁李仁粥润肠道消水肿   【用料】郁李仁10克 ,粳米100克 ,蜂蜜、生薑汁各适量。   【制作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