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意味着冬藏结束。立春后时序开始进入春天,万物复苏预兆着新的一个轮回已经开启。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时节的养生,对人们来说是整年健康的基础。
顺势生阳
立春时节的养生要顺应阳气的升发,顾护阳气,首要关注的是一个“生”字。东方为春,春者,出也,万物萌发, 养生讲求顺时应势,中医理论认为立春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立春时节人体的气血活动加强,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肝主疏泄的功能逐渐加强,人的精神活动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如同植物在秋冬落叶,收藏营养,春天发芽一般,在经过秋冬冷冻的积累能量后,到了春夏,人的筋脉就开始运转了,人体得开始释放能量。
立春时节,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人体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在于“动”,切忌“静”。老年人应该积极到室外锻炼,防止动脉硬化。但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患伤风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气管炎,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
注重养肝
春属木与肝相对应。所以,立春养生要尤其注意对肝脏的调养。肝在五脏中的作用,刚好是主疏泄、释放;所以,春天就得以养肝为总的原则。立春养肝要多喝水。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立春时节肝火旺盛的人,应着重疏肝,可用柴胡、白芍、黄芩、蛇舌草、车前草等煲水饮用。肝病患者,包括肝硬化、乙型肝炎患者。保持心情舒畅之余,采用疏肝健脾的食疗方案,如鸡骨草鲫鱼汤等,忌食煎炸、燥热、肥腻难消化的食物。
肝脏和眼睛是相通的,肝主藏血、开窍于目,所以养肝,首先可以养目,而闭目、转眼能缓解眼部不适,减轻肝血不足给身体带来的伤害。闭目:闭合双眼,用食指轻压眼睑,微微揉搓到眼球有发热、发胀感为宜。转眼:保持头部不动,眼球分别向左右各转动10圈,能有效缓解眼疲劳、提高视力。
巧养保健
立春时节起居晚睡早起做好春捂。早春时候睡眠上应遵循 “晚睡早起,与日俱兴”的原则。特别注意春捂秋冻,最好不要过早地减少衣物,仍应该注意保暖,防风。春捂要特别重视对头、脚、颈、手这些部位的保暖,否则很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疾病入侵。
立春时节不要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最简单的运动就是伸懒腰。立春人体由藏转生,气血循环缓慢,这时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
立春时节少食辛辣多尝甘甜。立春之后饮食忌辣,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等食物。与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饮食调养方面应该做到以绿色蔬菜为主。应注意少吃酸味食品,防止肝气过旺,要适当增加甜味食品,这有利于补益脾气,避免肝旺而伤脾。
重在防疫
俗话说:“百草回芽,旧病萌发。”立春的到来预示着冬天的结束,由于冬春季节的转换,天气变幻无常,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较大,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
防病毒。立春,是春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节令,天气由寒转暖,乍暖还寒,而温热毒邪开始活动,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肺炎等疾病多有发生和流行。所以要顺应气候来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遏。
防感哮喘、防过敏。立春时节,是感冒、哮喘病的高发时期,容易引发肺炎等疾病。除了初春气候变化大,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气管痉挛,诱发哮喘外,主要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有关。因此个人,尤其是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此时应有意识地远离这些过敏原,谨防哮喘发作。
防躁动。除了应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外,尤应重视心理保健,宜多与朋友沟通交流,多接触大自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平和的好心态。人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但要懂得及时调节,当发现自己情绪失常时,可通过听音乐或参加体育活动等举措及时转移不良情绪。
立春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