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以后,气温不断下降,也是人体秋收的季节。此时,科学利用砭针、灸、药、按跷、引导、食补等祛寒通络,对于身体的健康才能广收多藏。
寒露饮食补脾养肺润肠
润肺生津?秋季由于干燥,会耗散精气津液,在寒露节气时我们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注意: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
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此时很多疾病的发生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肺炎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寒露时节进补养生汤
白茅根雪梨猪肺汤
用料:鲜白茅根200克,雪梨2个,猪肺1副,陈皮5克。
制法:猪肺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冲洗干净;雪梨切块,去心和核;白茅根切短。陈皮用水浸软,与猪肺、雪梨、白茅根一齐煲,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凉血、助消化。用于秋季身体燥热、流鼻血、咳嗽,或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痰稠黄浓、喉痛、声音嘶哑、唇舌干燥、便秘。又适宜肝炎、肝硬化、气管炎及肺炎患者饮用。
雪梨南杏瘦肉汤
用料:鲜雪梨一只,南杏仁、瘦猪肉各适量。
制法:雪梨去皮,与南杏仁、瘦猪肉同煲2小时即可饮用。
功用:本汤功能润肺、生津、清热、化痰、止咳润燥。
饮食清淡?保持饮食清淡,合理营养。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从中医上讲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对人身体的危害。
忌吃肥甘,慢进补?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们便很自然地想到要进补,但是这是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气候的变化,盲目进补肥甘厚味等滋腻补品,易使脾胃运化失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秋季在饮食调补时,要甘淡滋润,以防过食肥甘,生火、生痰、生燥、更伤阴。
热水泡脚胜吃补药
“寒露”以后,天气特点就是一个“寒”字。秋风肃杀、秋雨绵绵,须防止寒邪伤人,特别是足部的保健尤为关键。谚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千金要方》中说:“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后,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即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以后的深秋和寒冬季节,应当重视足部保暖,防止下肢受寒。
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能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泡脚注意:水温宜高一些,以不伤足为原则;水量以没过脚踝部为好;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其间加入热水2~4次;晚饭后1个小时以后才可以泡脚。
润燥清咽常揉“三太”太溪穴,位于内踝骨向后凹陷的地方,是肾经的原穴,能滋阴降火、培阳补肾,无论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都能调治,可谓补肾的一个要穴青光眼、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找太冲穴。位置在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的缝隙里。它是肝经的原穴,能疏肝解郁、调和气血。如果按上去特别疼,说明肝火比较大或月经不调,经常按揉可以祛肝火、调月经。
脾经经气不足,太白穴来补。位于脚内侧,大脚趾骨鼓起来的关节后下方凹陷处,是脾经的原穴,能健脾化湿、理气和胃。脸色发黄、乏力犯懒、没有精神、食欲不振等,都属于脾经经气不足。
寒露适合做灸疗
寒露气候由凉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燥气当令,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是说,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艾灸自古即为“扶阳”大法,借用艾条燃烧的热力配合中药药力通过经络穴位渗透到体内,从而激发五脏六腑自身的调节功能,祛寒通络。
寒露若坚持艾灸调理,可以起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祛寒通络之功效。
1.扶正祛邪:用以预防治疗感冒、体虚易感、慢性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呼吸系统疾病及过敏性疾病
2.助阳祛寒:用以治疗胃寒、胃胀、胃痛、腹胀、腹泻等脾胃病及颈肩腰腿疼痛、畏寒、手脚寒凉、风湿、类风湿、骨性关节病等
3.疏肝理气:用以治疗失眠、易怒、焦虑、抑郁等情志问题.寒露艾灸养肾润肺
“秋不收,冬不藏”,肾必然会受伤。寒露节气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艾灸时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当以肾经的腧穴为主,不能离开“养收”的原则。艾灸肺和大肠之经穴,可以使肺能很好的发挥“收”之道,身体自然健康。如肺俞、大肠俞、中府、天枢、曲池等。艾灸肩井、足三里、三阴交,可以保护下身暖和。
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使用艾灸对准神阙穴(肚脐),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因体质虚弱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病,用此法进行防治,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