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肝气旺盛而生发,人的精神也跟着焕发,但是如果肝气生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容易损伤肝脏,导致夏季发生寒性病变。此时多发过敏性疾病、关节炎、哮喘、精神障碍;再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患者的病情也容易因波动。因此,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预防过敏性疾病和三高发作。一下是养生按摩穴位及预防方法。
防止过敏性疾病穴位
过敏体质者应注意远离或者少接触花粉、粉尘、化学物质、异体蛋白、海鲜鱼虾、牛羊肉、辛辣油腻食物。外出时最好穿长袖衣裤、鞋袜,戴上口罩和眼镜,并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一旦出现哮喘、休克等重症应及时到医院救治!
穴位按摩方法
哮喘:过敏穴在屈膝位的髌骨上角上2寸处,按摩此穴可以定喘,止痛,止麻,抗过敏,增加机体抵抗力。
鼻炎:按摩迎香、合谷、鼻通三穴可以宣通鼻窍,调节气血。
皮肤过敏:皮肤过敏(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可按摩曲池、血海、三阴交、肺俞、中脘、神阙等穴位。
三高预防穴位
1、按摩涌泉穴
位置:在足底部。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方法:拇指点按顺时针30次,逆时针30次。
功效:滋补肝肾,平肝潜阳。
适应证:头痛、头晕,对于伴见腰背酸痛、手足冰冷、畏寒怕风、神疲乏力、进食冷食则腹泻的患者而言,涌泉穴是不错的选择。按揉涌泉穴可以使肾气充沛,人体阴阳平衡,改善高血压患者肝阳上亢的头痛、头晕状态。
2、搓揉耳背降压
沟耳背上有一条沟叫降压沟,它对应人体的脊背。揉耳背能有效地打通人体气血,每天搓揉耳背处50~100次,可以有效地稳定血压。
3、摩擦颈两侧
用左手掌上的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然后再用右手掌擦抹左颈,一次为一拍,共需做32拍。此法的妙处在于能解除胸锁乳突肌的痉挛,并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顺时而养穴位
阳陵泉 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此穴治疗胆腑病症,在临床上常被用来作为脂肪肝治疗的要穴。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此穴作用非常广泛,长期按摩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等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对脂肪肝的防治有很大的益处,方法每天每侧按揉30~50次,酸胀为度。
肝腧穴 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中医理论认为脏腑出现病变时都可在其相应背俞穴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即可了解肝脏健康情况,又能治疗其病变。
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 “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于将肝火基本上泄发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