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人群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面垢油光,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脾气比较急躁,女性易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等症状;易患痤疮、疮疖、胃肠炎、黄疸、胆囊结石等疾病。不良的饮食结构及习惯是形成湿热体质的重要因素。湿热体质人群常奔波于“酒场”,一般多食辛辣肥甘、过度饮酒,而少食蔬菜、五谷,饮食结构呈倒金字塔型,平素又疲于运动,不耐寒暑,现在生活节奏加快,致使人体气机运行失常,痞塞经络,再加之时感六淫,助生痰湿,痰湿郁而化热,久而久之不得矫正,则形成湿热体质。湿热体质人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食膳调摄:
养成按时进食排便的习惯
卯时也就是早晨5点到7点,是大肠经值经之时,此时大肠蠕动是一天中最强的时间,所以正常情况下,这个时间应该去解大便,这样大便就不会太干燥,容易形成香蕉式的黄软便。对于便秘的人群,此时即使没有便意,也应该定点去厕所蹲上1分钟左右,因为蹲便本身也可以促进大肠蠕动,以便养成卯时定点解大便的习惯。
辰时、巳时分别为胃经和脾经值经之时,也就是早晨7点到11点,是脾胃血液循环最佳之时,此时大肠已经排空,胃酸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均有所增加,胃肠的蠕动功能也是一天之中最强的时候,故应做到早饭吃好;而到了晚上,人体活动减少,整体血液循环有所下降,胃肠蠕动减弱,各种消化液分泌也相应减少,所以应做到晚饭吃少。
人体有一个内在的运行秩序,这就是生物钟,大家可以看出,先是卯时大肠排空,再到辰时胃腑蠕动,然后巳时脾脏运化,机体在有序进行,且一环扣一环,所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改善饮食结构
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为饮食原则。
五谷在古代指的是粳米、麻,大豆、麦、黄黍,此五谷可以做为谷物的代表,实际上是泛指各种谷物。五谷为养是讲谷物是最养生的,湿热体质人群一定要注重对五谷杂粮的摄入。
美国农业部在1992年发布的《食物金字塔指南》亦指出:人们应该每天应吃6~11份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面包、谷类、大米、面食等;多吃蔬菜、水果和乳制品;每天至少吃2份肉类和豆类食物,如家禽、鱼类、坚果、豆科植物、鸡蛋与肉类;尽量减少脂肪和油的摄入量,油脂类属于金字塔的最顶端,每天不超过25克。
湿热体质的调理
调节精神。想要缓解湿热体质,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一般情况下,湿热体质的患者精神都会比较暴躁或者是烦闷,或者是经常发怒。所以说,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保持心态的稳定,然后多听一些具有舒缓精神作用的音乐,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
经络调理。老中医建议,如果是湿热体质的患者,在平时可以多进行一些经络调养的工作,常见的就有拔罐或者是刮痧,这些都能很好的改善体内湿热郁结的情况,对于小便发黄还有心情烦闷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由于精神烦躁不安会导致出现失眠的情况,并且全身的肌肉也会感觉到酸痛,特别是颈椎部分的肌肉更是明显,这个时候刮痧还有拔罐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运动调理。如果出现了湿热体质,那么平时就一定要做好清浊以及祛湿的工作。这个时候可以进行一些强度或者是运动量比较大的运动,常见的就有爬山、游泳、武术已经中长跑等,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消除身体中多余的热量,同时还能够排出多余的水分,起到清热除湿的工作。健康专家告诉我们,想要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那么最好能将力量还有中长跑结合起来一定锻炼,这样效果更佳。
药膳调摄。药食同源,湿热体质人群在坚持合理的饮食结构的原则下,可以适当增加以下食物的摄入:
熬粥时可以加入:薏苡仁、莲子、山药、红小豆、绿豆等。
煲汤时可以加入:冬瓜、黄瓜、丝瓜、茯苓、鸭肉、鲫鱼等。
适宜的凉拌菜:芹菜、卷心菜、白菜、莲藕、苦瓜等。
适宜的水果:西瓜、柚子、梨等。
两款适合湿热体质人群的药膳
扁豆冬瓜汤:将猪排骨500克洗净切成块,飞水去浮沫,再洗净备用;将扁豆100克用清水浸透洗净;将新鲜冬瓜500克洗净仅除去瓜瓤和瓜仁,切成块状备用;清水烧开后,放进冬瓜块、排骨、扁豆,大火烧开后改慢火煲1小时左右,加调味料即可食用。可清热利水,健脾祛湿。
绿豆藕:粗壮肥藕1节,去皮,冲洗干净备用;绿豆50克,用清水浸泡后取出,装入藕孔内,放入锅中,加清水炖至熟透,调以食盐进食。可清热解毒,明目止渴。
改变了不良习惯,避除了致病因素,便可起到釜底抽薪,防止疾病复发的作用,从饮食做起,达到中医“治未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