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立春节气后,虽然距离真正的春天还很遥远,但是气温会逐渐回升。这个时候要想身体健康,首先要调整好生活作息习惯,最好是早睡早起,克服春困状态,呼吸清新空气,舒展筋骨,“这个时候可以多伸懒腰,流通血脉,增强机体的调节功能适应气候,提高抗病能力。”
不过,回暖的同时,也要注意倒春寒。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若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在“倒春寒”天气中,人体受到低温刺激后,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致使心、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形成。同时由于初春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易导致血液黏稠,血流减慢。“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立春时节应警惕倒春寒,不要过早减掉冬衣。”
立春养生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运动要以“慢”为主 。入春后,人们应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
要注意的是,这一时节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不要让自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会耗阳气,对养生不利。而且晨练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感冒,应在太阳升起后再外出锻炼。另外,晨练不能空腹,在锻炼前应喝些热汤饮,运动要舒缓。近段时节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