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期,中医认为此时人体阳气数藏,气血运行缓慢,毛孔闭塞,各种“疾病”容易发作。在三九天里,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药物,在人体的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以气相应,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布将药物直达病所,可提升人体阳气、鼓舞正气、提高免疫力,减少慢性疾病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冬病冬治的原理及方法
冬三月也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中医学认为冬至是阳气升发的第一天,从此之后阴消阳长,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
何谓冬病冬治。冬病冬治是中医学的一种特殊的外治方法。 “冬病”是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疾病,属于中医的虚、寒、里、阴等病证。“冬治”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在冬季三九时节,取温经通阳之品,行穴位贴敷等治疗,达到扶正祛邪、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一种外治方法。
冬病冬治的原理。“三九”是从冬至这一天算起,每隔九天为一阶段,依次称为一九、二九、三九……此时人体阴气最盛,阳气最弱,寒气非常容易侵袭人体,导致机体气血不畅,肌肤腠理不固,卫外机能不全,从而诱发或加重呼吸道疾病。然而,最冷的“三九天”,又正是治疗 “冬病”的好时机。中医认为“冬至为阳气升发之时”,此时施治,具有补气助阳、扶正祛邪之功,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之目的。
冬病冬治适宜的人群
”冬病冬治”适宜于中医辨证属阳虚体质的人群,平素往往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冷汗虚喘、泄泻水肿,舌质淡而胖,甚或舌边有齿痕,脉沉而迟。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儿反复感冒咳嗽、小儿支气管哮喘、变异性咳嗽、慢性咳嗽、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扁桃体炎等的患者。
康复疼痛科疾患,包括腰腿痛、骨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等的患者。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小儿及成人脾肾阳虚导致的消化不良、大便溏薄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
患有妇科病、泌尿系统疾病者,如:女性病患的痛经、附件炎,男性病患的前列腺增生、小便淋漓不尽等证属阳虚患者。
此外,像一些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者,各种遇寒冷则加重的疼痛病症,虚寒体质、免疫力低下的亚健康人群,也很适合进行冬病冬治调理,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冬病冬治的适应症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冬至之后,人体内的阳气渐旺,如果此时以辛温散寒、活血通经、提振阳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季好发病的发生,也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冬病冬治可以防治多种虚寒性疾病,包含多种系统疾患,具体如下:呼吸系统疾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等;消化系统疾患: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泻等;骨科疾患:颈肩腰腿痛;风湿类疾患: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妇科疾患:产后体虚畏寒、寒性痛经等;儿科疾患:小儿体虚易感、脾胃虚寒等。
冬病冬治的治疗方法
采用以穴位贴敷为主,结合针刺、穴位注射、红外线理疗等为一体的综合外治法。穴位贴敷法是在特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双重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通过穴位贴敷,可以使药物经过皮肤吸收,避免肝肠代谢,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从而很好的保持药物的有效成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本法安全,无毒副作用,对年老体弱,儿童及入药即吐患者尤为适宜。
冬病冬治的注意事项
1、贴敷前要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
2、皮肤破损、牛皮癣、接触性皮炎、过敏性体质、瘢痕体质、孕妇和以往对胶布、贴敷过敏者禁用;
3、贴敷治疗后,一般局部均有热、痛、痒等感觉,属正常现象。如果出现局部灼热、剧痛难忍等现象即可取下。若贴药后出现小水泡,应避免挠抓和沾水,水泡可自行吸收;若水泡较大,应及时消毒或来医院处理。
4、治疗期间和贴敷后3天内, 戒烟、酒。忌食辛辣、生冷、腥膻、刺激之品,如鱼虾、海鲜等和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冬病冬治不合适人群
1、孕妇、备孕者,正值经期者忌贴药
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忌贴药
3、发热忌贴药
4、一岁以下幼儿忌贴药
5、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定者忌贴药
6、糖尿病患者血糖未得到控制者忌贴药
7、肺结核未痊愈者忌贴药
8、甲亢患者甲功能不正常者忌贴药
9、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忌贴药
10、皮肤贴外用药容易过敏者忌贴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