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的经络养生 

秋分了,这也寓意即将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 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阳气闭藏,是经络养生的好时机,经络通才能血气旺盛。因此,秋分遵循平衡之道,重要在于它的平衡。

养生时机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健康的灵魂、生命之根本,是调理气血、脏腑的“总开关”,是启动身体自愈潜能的“遥控器”。几千年的《内经》即指出:“经脉可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保持经络畅通是“保鲜”、“保健”的主要手段。

据了解,人体经络实际上包括点、线、面三个部分。所谓点,除了360多个经穴之外,还有很多奇穴,另有阿是穴(天应穴、不定穴)等,正所谓“人身寸寸皆是穴”;至于线,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等各种纵横交错和深浅密布的循行径路;而面,从肢体的皮肉筋骨到脏腑组织,都有一定的分布和特殊的联系。

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秋季天高风动,地气清肃,宜经络养生,它可以有效地防治疾病,亮肤养颜。中医学认为,在秋冬季,人体气血趋向于里,阳气闭藏,不似春夏季气血走表、阳气易于发泄。故在秋冬季,是调补阴阳气血、畅通经络的大好时机,往往事半功倍。

平衡之道

秋分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白天和夜晚等长,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天地阴阳在这一天达到平衡,古人讲,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所以,这一天也是我们养平衡最好的一天。

平衡则身体健康,失衡则身体会出现各种问题。接下来我们要从气血,阴阳,经络三个维度检测平衡。

气血失衡的表现

气虚之人,面色暗黄,萎黄,没有光泽。

自我感受:没劲,犯懒,乏力。

血虚之人,面色苍白,没有血色。

自我感受:头晕,手脚麻木,记忆力减退。

通过这些症状可以评断自己是否存在气虚,血虚,或者是气血两虚?

平衡要穴

1、补气之穴

气海:气之海洋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位置:肚脐以下1.5寸(两横指)便是气海。

操作手法:双手搓热,用手心的劳宫穴放于气海之上,轻轻揉,先逆时针,后顺时针,各36圈。

注意:不要隔着衣服,意识要专注。

功效:缓解疲乏无力没精神,犯困。

2、补血之穴

血海:血之海洋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位置:膝关髌骨,内上角,向上量2寸(三横指)膝关节肉鼓起来的地方就是了。

操作方法:拔罐。

注意:拔罐别太紧,发红即可,轻拔为补,重拔为泄,要掌握好。

功效:轻拔,提升脾胃补养气血的能力。重拔,改善皮肤病,各种藓,皮肤瘙痒,湿疹。

3、补气补血

足三里:气血生化之源

所属经络:足阳明胃经

气血是脾胃吸收食物营养运化而来,所以在补气血之前先调脾胃,调脾胃要找“足三里”。

位置:腿部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处向下量3寸(四横指最宽处)于胫骨前面一指头宽的交接点既是。

操作方法:艾灸,先左后右,各10分钟。

功效:做为补气血的第一步,效果最棒。

阴阳平衡

《黄帝内经》说:“阴平阳密,精神乃至”,阴阳平衡之人,才会有最佳精神状态,阴阳失衡与否怎么判定呢?

阴阳失衡的表现

阳虚:手脚心冰凉,自我感受:怕冷,容易感冒,各种尿频,尿急,水肿的问题;

阴虚:手脚心烦热,自我感受:烦躁,失眠,口干,咽干,耳鸣,足跟痛······

譬如:如此凉爽的秋分季,有的人还热的扇扇子,就是典型的阴虚内热了。

1、三白汤调阴阳

入秋之后燥气渐起,燥伤阴,本就阴虚的人此刻就更是“太难了!”

要多吃银耳,百合,藕,梨等白色食物,还要推荐一款在秋分上超实用,超经典,重点是能祛斑,提亮肤色,改善肤质的美白汤

食材:白芍(补血养肝)白术(健脾祛湿)白茯苓(利水渗湿)各5克,甘草2,5克(健脾,调和药效)

制作方法:所有食材加水上锅煮,煮开再煮20分钟,一天一到两次。

功效:帮助脾胃化解余湿,美白养颜,改善虚热。

2、经络平衡

人体有十二正经,每一条经络都对应一个脏腑,其中走手的六条。

内侧三条阴经,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外侧三条阳经,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这些经络交接于手指,而我们可以从手指上看到经络失衡的端倪。

手指肚发红,干瘪,脱皮,指甲纹路重,都是失衡的表现,其中手指肚发红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表征,它代表脑供血不足,经络不通,睡眠不好。

3、掐揉调理

我们说经络交接于手指,调节经络的方法也很简单,手指指甲两侧都是有穴位的,这些穴位很重要,被统称为“井穴”,井水源头之意。经络便是从这些井穴流淌发源出来的,所以,掐揉你的指甲盖两侧就能调节经络的平衡。

操作方法:捏住指甲两侧,揉9遍(9为阳数)揉完之后改用另一只手夹住拇指往外撸出来,撸6遍(6为阴数)如此逐一把每个手指都做一边。每天做2-3遍。

功效:改善脑供血,调节阴阳平衡,预防老年痴呆。

秋分天地阴阳最平衡,借天地平衡来调理我们身体的平衡,最好不过了,愿我们都内外平衡,温和而美丽。

健脾益胃人们在秋天很容易出现一系列干燥症状,如口鼻、唇舌、皮肤干燥,毛发枯槁,舌红无苔或少苔等,这都是因津液不足。津液的生成源于摄入的食物,脾胃之气健旺,化生的津液就充盛;脾胃之气虚衰,则会导致津液不足。按摩中脘、足三里和太白这3个穴位,可以健脾益胃,有助于津液生成。1、中脘穴位于腹中线上、脐上4寸,即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是胃的经气汇集之处,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

操作方法:用掌根按揉中,每日一次,每次100-300次,可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2、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位于小腿的外侧,膝盖骨斜下方。

操作方法: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

3、太白穴

太白穴是调理脾功能的主要穴位,治疗范围较广,对脾虚有关的病证,均有一定治疗作用。该穴位于第一跖趾关节后缘、赤白肉交界处。

操作方法:每日按揉100-30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秋季经络养生,3个穴位除燥降火

入秋以后,早晚温差大,天干气燥,人们很容易上火。上火的病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肺热,有的是胃热。原因不同,那就要区别对待了。有三个穴位,每天经常按摩,可以起到除燥下火的作用。

4、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你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

操作方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5、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操作方法: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6、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操作方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Next Post

秋分吃3蔬2果降脂润燥缓解便秘

周二 9 月 22 , 2020
秋分天气会慢慢的变凉。对于喜欢养生的人来说,也开始进入养生关键期,因为在这之后天气早晚温差比较大,人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