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三伏天抓紧艾灸排毒泄旧

大暑节气后期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东汉刘熙在《释名》中解释大暑。他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抓紧中伏冬病夏治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冬病需夏治,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症,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三伏艾灸很有讲究

夏天最容易湿气侵体,使得脾胃功能虚,令人浑身乏力,再加上吹空调,造成湿寒交加,导致关节风湿、提前老化,肌肉僵硬,尤其是肩颈酸痛,水肿肥胖,面色蜡黄……

此时艾灸,可直接将阳气注入,把体内的湿寒祛除,疏通血气,补充精神,恢复身体健康和活力。

三伏天这几个体质,艾灸也有讲究。在“三伏天”施灸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最好的改变虚寒体质,祛湿驱寒养生的方法,只有根据自身体质进行艾灸治病,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阳虚艾灸:命门穴、肾俞穴、中脘穴。阳虚质多由虚寒征象,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主要表现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阴虚艾灸:三阴交、太溪穴、涌泉穴。阴虚质大多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冬寒易过,夏热难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

痰湿艾灸:丰隆穴、太白穴、足三里。痰湿质身体肥胖,或嗜食肥甘,嗜睡恶动,口中粘腻;食量较大,多汗,既畏热,又怕冷,适应能力差;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接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身头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或妇女白带过多,苔多腻,常见灰黑。

血虚艾灸:中脘穴、血海穴、足三里。血虚体质是以人体血液亏虚为主要特点的体质状态。多以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甲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为主。

气郁艾灸: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气郁质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萎黄或苍暗;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动,或忧郁寡欢;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舌淡红苔白,脉弦;平时应常去旅游,以使心胸愉快,从而排除多愁善感的抑郁状态。

Next Post

热上加热大暑三伏快拔罐

周三 8 月 1 , 2018
大暑三伏天拔火罐是冬病夏治的一种基础方式,其基本原理是,三伏天人体毛孔大开,气血通畅,此时治疗疾病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