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时节话养生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77日为二十四节气的“小暑”,小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夏季,也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由于天气炎热,人易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因此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和锻炼,同时这一时段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谨防中暑的发生。那么当小暑到来之际,如何做到正确养生呢?

养生要点

炎热的小暑节气,人体内的血流速度加快,心脏负荷大,所以保持心情的平静与愉悦十分重要,按照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在此节节气中,人们可以适当的活动,如:游泳、听音乐等,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悠扬舒缓的旋律、节奏、音调,对人体都是一种良性刺激,能改善大脑及系统功能,协调各系统器官的正常活动,促进血液流通,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提高人的修养。

中医养生与治病中有“冬病夏治”之说,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风湿痹症等,这时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小暑到大暑节气内的三伏天日,可开展贴药发泡的“天炎”治疗。

食补要点

小暑时节,饮食要有节制,应侧重健脾、消暑、化湿,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惯。另外“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

此节气因天气炎热、出汗和挥发多、胃口比较差,因此汤水尤为重要。专家建议这个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

另外,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降温,但是食用不能过量,以免增加人体肠胃的负担,造成腹泻就不好了。

扶阳固本

夏季敷贴的原理,就是要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借助这个外力,通过阳性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从而将人体内的寒湿驱除,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中医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夏季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此时人体阳气上升,代谢能力达到顶峰,药物的利用率也随之增高,故中医有三伏贴敷的调理,扶阳固本,来达到强体防病的目的。

调节情志

情志主要是指人的心情和情绪。中医认为,盛夏养心,宜节情志。“夏气与心气相通”,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日常平心静气,保持淡泊宁静、乐观豁达的心境,对养心护心有好处。如果在炎热的天气时常发脾气,则火上加火,各种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小暑季节气温升高,蚊虫滋生,宜保持居室的干净与温度适宜。室内门窗早晚要打开,注意通风换气。室温适宜的家居环境,对人体的健康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空调可以迅速降低室温,但是,空调使用过多及室内外温差过大并不利于人体健康。炎热季节要勤清扫房间,布置尽量整洁、明快,减少杂物的堆放,有助室内空气的流通。

小暑时节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好强度,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汗”为心之“液”,剧烈运动会导致出汗过多损伤心气。

Next Post

小暑时节的习俗

周六 7 月 7 , 2018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