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型肠易激的治疗新药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IBS的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除传统的药物治疗外,越来越多的新药开始被应用于临床研究或治疗。

 

一、促分泌剂

 

1.利那洛肽:利那洛肽是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便秘型IBS的新型药物,这是一种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属于环磷酸鸟苷(cGMP)调节肽家族的一部分。可激活肠黏膜表面的鸟苷酸环化酶C(GC-C)受体,导致肠上皮细胞中cGMP水平上升,从而激活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使得一系列下游信号转导分子磷酸化,包括囊性纤维化跨膜调节因子(CFTR),继而开放氯离子通道,调节氯化物和水迁移至结肠。

 

研究结果提示,口服利那洛肽后仅产生肠道局部作用,几乎不吸收入血,因此也不涉及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肝肾清除负担。目前已有证实利那洛肽治疗便秘型IBS安全、有效,可以显著缓解患者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增加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

 

2.鲁比前列酮:鲁比前列酮也是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便秘型IBS的药物,属于两环脂肪酸类前列腺素E1衍生物,可通过选择性激活位于肠上皮细胞的2型氯通道,提高肠液分泌,软化粪便,从而促使排便。最近研究发现,鲁比前列酮也可激活CFTR,进一步增加肠液分泌。鲁比前列酮另一可能的作用机制与动力调节相关。体外研究证实,前列腺素受体的激活可以刺激肠道平滑肌和胃纵行肌收缩。

 

二、促动力药

 

5-羟色胺4受体是慢性便秘及便秘型IBS的重要治疗靶点。普芦卡必利是首个新型的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对人体5-羟色胺4a及5-羟色胺4b受体的亲和力较高,而对其他受体的亲和力较低。实验证实普芦卡必利具有肠道促动力作用。

 

三、微生态制剂

 

肠道各正常菌群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彼此之间互利共生的生态平衡。IBS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其中,双歧杆菌等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减少,而具有潜在致病性的肠杆菌过度生长。很多研究表明,利用益生菌改善IBS 患者的肠道菌群紊乱,可缓解多数患者的症状,且在部分患者中疗效显著。微生态制剂即是根据肠道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或)促进其生长繁殖的物质制成的制剂,包括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制剂)、益生元(如乳果糖、蔗糖低聚糖和大豆低聚糖等制剂)与合生元(系益生菌与益生元的组合制剂)。微生态制剂能有效补充肠道有益菌或促进其生长繁殖,并在肠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学屏障,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在不同程度上缓解IBS患者腹痛、腹胀、腹泻和便秘等症状。因此,微生态制剂可作为IBS 的辅助治疗手段。

 

四、抗抑郁药

 

IBS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存在内脏敏感性增高、中枢痛觉异常有关。抗抑郁药物可改善IBS 患者腹痛、腹部不适、精神障碍、排便异常等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目前已被广泛用于IBS 的治疗。小剂量阿米替林可降低IBS 患者直肠对扩张的敏感性,缓解腹痛、腹胀。西酞普兰可显著改善腹痛等IBS症状,且不受情绪心理症状和肠道感觉运动功能的影响。一项系统性回顾和Meta分析显示,抗抑郁药物对治疗IBS具有良好疗效,尤其在缓解腹痛或腹部不适方面。

 

 

IBS的发生还与食物不耐受、精神心理因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从外周治疗(针对肠腔)到中枢治疗(抗抑郁剂等),并辅助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如腹痛、腹胀等,进行药物的对症治疗,同时配合积极的饮食疗法,从多个角度有效治疗IBS,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来源:医脉通  便秘型肠易激

 

Next Post

女人治便秘性肥胖的秘方

周五 6 月 30 , 2017
喜欢美丽的女孩都不允许有一点不完美,但是人本没有十全十美。在我的周围,很多MM都有点小肚子,及时不胖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