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
有些习惯性便秘的人,由于长期使用泻剂,造成肠道黏膜神经的损害,降低肠道肌肉张力,反而导致严重便秘。此外,引起便秘的其他药物还有如镇痛药、抗胆碱类药、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用药效果不佳可试针灸
便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陈兴华表示,对于本病目前临床没有特效治疗方案,西医治疗主要采取口服泻剂或促动力药,虽然能取得即时的疗效,但长期应用易产生药物依赖,结肠病变、泻药性便秘等副作用,部分患者还会发生心脏不良反应。
“想要安全有效地解决便秘困扰,除了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及多摄取蔬菜杂粮等高纤维食物,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建立自己的固定排便时间外,慢性便秘的患者还可以选择配合针灸治疗。”陈兴华说。
对症取穴针灸解通便
陈兴华表示,针灸治疗便秘,一般遵循以下的方法:实秘用泻法,以清热润肠,疏肝理气;虚秘用补法,以补益气血,润肠通便;寒秘加灸以温下焦通便秘。针灸治疗便秘多取大肠俞、募穴及三焦、肾经穴为主。
主穴:支沟、天枢、照海、大肠俞。天枢为大肠募穴,大肠俞为大肠背俞穴,募俞相配,以疏通大肠腑气,腑气通则传导功能复常,便秘可通。支沟为三焦经火穴,可宣泄三焦之火以通便;照海穴滋肾水以增液润肠。《玉龙歌》曰:“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
热盛:加曲池、合谷。曲池、合谷泻大肠腑气以泄热通便。
气滞:加中脘、太冲。中脘疏通三焦,太冲疏肝理气以通肠腑。
气血两亏:加脾俞、胃俞、足三里。补脾俞、胃俞、足三里,扶助中气,脾胃气旺,则能生化气血,为虚秘治本之法。
下焦虚寒:灸神阙、气海。灸神阙、气海,温下焦、理气滞以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