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便秘有窍门

便秘,以大便秘结不通,或排便时间延长,或经常有便意,但排出困难为其主要临床特点。便秘的形成,多由大肠传导失职,津血不足,燥屎在肠内停留过久所致。

1.燥热便秘

1)大承气汤证:症见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终日不减,按之疼痛,食则胀甚,苔黄,脉实等。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燥热内结,大肠传道失职,故见大便秘结;燥屎内停,腑气不通,气机阻滞,故见腹部胀满,终日不减,按之疼痛;食后则滞增,故食则胀甚;燥热实邪熏蒸,故见苔黄;脉实亦为实邪内盛之象。此乃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所致;法当峻下坚结,行气导滞;治宜大承气汤:

大黄10克,厚朴10克,炒枳实10克,芒硝15克(烊化)。

4味,以适量水先煎2味,然后下大黄微煎,去渣取汁,内芒硝于药汁中溶化,搅匀温服,日2次。

燥屎内结,大肠腑实,大承气汤取大黄通腑攻下;芒硝软坚泻下;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滞除满。

2)大柴胡汤证:症见大便燥结,心下胀满急痛,拒按,

甚至痛连胁下,恶心,甚则呕吐苦汁,苔黄腻,脉沉弦。胆胃腑实,腑气不通,故见大便燥结;气机阻滞不畅,故见心下胀满急痛,拒按,甚至痛连胁下;胃气不降而反上逆,故见恶心;胆气不降而反上逆,故见呕吐苦汁;胃、胆之气俱逆于上,故见舌苔黄腻;胆属甲木,故脉见沉弦。此乃实热之邪壅遏胆胃而然;法当调胆和胃,降逆止呕;治宜大柴胡汤:

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白芍10克,生姜8克,炒枳实10克,大枣3枚(擘),大黄10克。

8味,以适量水先煎7味,汤将成,再加入大黄微煎,去渣取汁温服,日2次。

方取柴胡、黄芩和解少阳而清胆热;取半夏、生姜降逆和胃;取大黄、枳实攻滞行气;取白芍除血痹止腹痛;取大枣扶助正气。共奏泻下攻实,和解扶正之功效。

2.寒积便秘

1)半硫丸证:症见大便秘结,肢冷,小腹部不温等。

肾开窍于前后二阴,阴寒郁结于内,阳气不通,失其温润,故见便秘,小腹部不温;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故见肢凉。

此乃阴寒内结,肾阳阻滞所致;法当逐寒通阳;治宜半硫丸:

法半夏、倭硫黄等份,生姜汁适量。

3味,先将半夏、硫黄共研为极细末,再加入适量生姜汁及凉开水调和,做成如绿豆大药丸收贮备用。每用时取药丸10克,温开水送下。

方中取硫黄大热之性温通肾阳以逐寒邪;《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说: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故取生姜汁、半夏之辛,以开结润燥。

2)大黄附子汤证:症见大便秘结,胁下偏痛,脉弦紧等。

寒实内结、阳气不通,故见大便秘结;寒气滞着于一侧胁下,故或见左胁下痛,或见右胁下痛;脉紧为寒象,弦脉为痛征。此乃寒实内结,气滞不行所致。法当温里通下。治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10克,细辛6克,制附片10克。

3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2次。

3)三物备急丸证:症见大便秘结不通,心腹胀痛,痛如锥刺,肢冷等。

阴寒内结于肠胃,腑气不通,传导失职,故见大便秘结不通;寒性收引,气机阻滞,故见心腹胀痛,甚至痛如锥刺;阳气不能外达于四末,故见肢冷。此乃寒实内结,腑气不通所致;法当攻逐冷结;治    宜三物备急丸:

大黄、干姜、巴豆霜各等份上3味,先将大黄、干姜共研为极细末,再加入巴豆霜捣研均匀,炼蜜为丸如黄豆大收贮备用。每次34丸温开水送下,大便当下,不下再予服,以下为度。

方中取大辛大热之巴豆峻逐冷结;取干姜佐巴豆温中散寒,且解巴豆之毒;取大黄通下。三味相合,共奏攻逐寒结之效。

3.脾约便秘

脾约便秘,症见大便秘结,小便数多,趺阳脉浮涩。

胃中阳气过盛,则趺阳脉浮;脾脏津液不足,则趺阳脉涩;脾脏津液不足,失其运化之用.不能输津于胃,胃中燥热坚结,水津不濡,则偏流膀胱,故见小便多;大肠津液不足,故见大便秘结。此乃胃强脾弱,津少失润所致;法当润肠通便;治宜麻子仁丸:

麻仁50克,白芍30克,炒枳实50克,大黄50克,厚朴30克,杏仁30克(去皮尖,炒,打)。

6味,共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收贮备用。每用时取药丸10克,以温开水送下。

方中取麻子仁、杏仁体润多脂润燥滑肠;取白芍、大黄、厚朴、枳实,利气行滞,泄热通便;以蜜为丸,甘缓润下。

4.血虚燥结

血虚燥结,症见便秘,口干,腹满拒按,面色白,唇色淡,心悸等。

血虚不润,大肠传导不行,故见大便秘结;燥屎内结,故见腹满拒按;血虚津亏,故见口干;血不上荣,则见面色白,唇色淡;血不养心,则心悸。此乃阴血不足,失于濡润而然。法当养血通便。

治宜玉烛散:

当归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8克,生地10克,川芎8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

7味,以水先煎前5味,汤将成加大黄微煎,去渣取汁,加芒硝于药汁中烊化,搅匀温服,日2次。

方中生地、当归、川芎、白芍是谓四物汤,以之养血润燥;取大黄荡涤肠胃;芒硝软坚润燥以通泄大便;取甘草益气扶正,调和诸药。

5.津枯肠燥

津枯肠燥,症见大便秘结,欲解不能,痛苦难忍,口渴,汗出,小便自利等。

津液亏虚,大肠传导不行,故见大便秘结,欲解不能;津液不能上承,故见口渴;津液外泄则汗出;津液偏流于膀胱则小便自利。此乃津枯肠燥,水干舟停,法当润肠导下,如蜜煎导法。

食蜜50克。

1味,放于铜勺中以微火煎熬,不断搅拌,当蜜快要凝聚时取出,乘热做成条状如指大,插入肛门内,以手握定,欲大便时即取出。

6.肺津不布

肺燥津少,症见大便秘结,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或腹胀,腹痛等。

肺燥津伤,津少失却濡润,故见口鼻干燥;肺气上逆,则咳嗽,津液不足,则咳而无痰;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燥津伤,肃降失常,则大肠失其传导之职,故见大便秘结;燥屎内结,气机阻滞,故见腹胀,腹痛。此乃肺燥津枯,肃降失职而然;法当清燥救肺,润肠通便;治宜清燥救肺汤:

冬桑叶10克,石膏10克,党参10克,炙枇杷叶10克,麦门冬10克,胡麻仁10克,杏仁10克(去皮尖,炒,打),甘草8克,阿胶10克(烊化)。

9味,以适量水先煎前8味,汤成去渣取汁,纳阿胶于药汁中烊化,搅匀温服,日2次。

方中取桑叶解肺郁,滋肺燥;取枇杷叶降肺气以复肺之肃降功用;取石膏清肺中燥热;取阿胶、麦门冬润肺滋液;损其肺者益其气,故取甘草、党参益气生津;取胡麻仁、杏仁体润多脂而润肠通便。

 

Next Post

增水行舟调理热结

周四 4月 26 , 2018
“增水行舟”属于中医下法的范畴,意思是有水的时候船才能行走,增水行舟法正应“水增则船行通畅”之理,一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