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日话养生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在道家有“三元”说,“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辰分别是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因此正月十五这天,是天官的生日,据说天官喜欢热闹,人们纷纷上街,点上花灯,放上烟火,热热闹闹地祈福许愿。元宵佳节的夜晚,东风温和,树上挂着的花灯如千树开花,燃放的烟花乱落如雨,车马攒动,鼓乐声声,月光流转,地下、天上交辉相映,人们走出房门,盛装打扮,笑语盈盈,观看社火百戏。古时元宵节人们观灯的热闹劲,在辛弃疾的辞中,淋漓尽致。

虽然说今天闹元宵,但元宵节也是养生节,根据五运六气推算,今年金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第一气是两个厥阴风木叠加,天气渐渐回暖,而风气盛行,不受制约,此时正是多湿多风的时候,气候变化多端,忽冷忽热,清淡饮食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暖,可以多用热水泡泡脚,风得温煦则为和风,湿得温煦则能气化,可以预防中风、风湿。今天跟大家分享关于元宵节该如何养生,及元宵的健康吃法,为春节画上一个愉快的句号。

1、元宵节是养生节

据考证,元宵节的诸多传统习俗与养生保健密切相关。比如,元宵节除了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外,我国民间还有“走百病”和“摸门钉”习俗,这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古诗中就有“窄窄弓鞋步步娇,银花火树过元宵;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将百病消”的佳句。因而,就此含义而言,元宵节也是养生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各式各样的元宵、汤圆琳琅满目,都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富含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通过加工、配料制作成风味不同的元宵、汤圆,但其营养价值远远高于一般的米粉。元宵口味鲜香,配料丰富,尤其是刚刚煮熟,趁热吃下,妙不可言。

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2、元宵节可以走百病养生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与农历的春节前后相差不过几天,而正月十五肯定是在立春以后了。经过了冬藏的生物要在春天生长迸发,所谓“红杏枝头春意闹”。庆祝上元节的重头戏就是闹元宵,包括耍杂技、耍社火、踩高跷、舞狮、舞龙、扭秧歌等。相对于这些娱乐活动,流行于北方的正月十六“走百病”则更具养生保健特色。这一天晚间,妇女们会成群结队地出游,她们还要过桥,据说过桥者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

“走百病”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多在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中间进行。此活动最初仅限于妇女,旧时妇女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因此身体劳累,体质较弱,容易生病,而“走百病”以祛除病邪为主要目的,四处游走,天长日久,形成传统习俗。经过历代充实与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3、元宵节可以猜灯谜养生

民俗导读: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功效解读:一般来说,花灯都是挂的比较高,既美观又相对安全。所以很多读者朋友一趟花灯赏下来几乎都是保持仰视的姿势,对于经常伏案工作的职场一族来说,这个赏花灯的过程就是一种很好的活动颈椎的过程,随着你颈部主动的进行左右仰视运动,你的颈椎也自然得到了有效放松和锻炼,如果配上猜灯谜,更能增加健脑益智的保健效果。

4、元宵节可以划旱船养生

民俗导读:旱船多在乡村农民家中演出,每逢农历春节,它要从农历正月初一活动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这项活动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功效解读:该运动可非常准确的锻炼人体腰背部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并可有效的改善腰背部肌肉和覆盖肌肉之上结缔组织的生理活性,使人感觉“如释重负”。从中医学的角度看,腰背部的穴位非常多,比如大椎穴、至阳穴、曲垣穴、腰阳关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门穴、腰俞穴、肝俞穴、肾俞穴等等,几乎涵盖五脏六腑的重要穴位,而练习“划旱船”运动可直接刺这些穴位,有助于通利筋脉,进而达到舒展气机进而防治抑郁的效果。

5、元宵节养生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摄养精神。春气通于肝,肝喜调达疏泄,恶抑郁。要保持情绪稳定。《少有经》上说:“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静心养性,使肝气有升有节,有益身心,勿使肝气生发太过或不升而郁结。

2、要继续进行春捂防春寒,防止风湿。雨水前后,气温水有所回升,但相对比较寒冷。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出现过程最多的时节之一,伴有严重的“倒春寒”现象,有春寒冻死牛的说法。而此时气温回升,人的毛孔开始扩张,当冷空气突然来临,易使人患病。因此,除心气平和外,还要要继续进行春捂防春寒,防止风湿。

3、做适当的体育运动,提高免疫力。慢跑、多伸伸懒腰,也可以练一些简易养生功,如:“雨水正月坐功”、“划圆功”、“闭气发汗功”(治感冒)等。

4、注意性生活。《养性延命录中》说:“春三日一施精……”,《子都经》说:“施泄之法,须当弱入强出。”俗话说:“出时如赛跑,入时如散步”,此言得之

6、元宵是养生佳品

  正月十五闹元宵。各式各样的元宵、汤圆琳琅满目,都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常见的糯米有白、紫两色,每百克糯米中大约蛋白质含量7克,碳水化合物含量75克,及各种维生素。通过加工、配料制作成风味不同的元宵、汤圆,但其营养价值远远高于一般的米粉。现在人们又在米粉中分别加入果蔬汁(南瓜汁、菠菜汁、芹菜汁、西红柿汁、菠萝汁……),来丰富米粉中的营养素,与此同时,元宵馅料的品种繁多,如枣泥馅、山楂馅、巧克力馅、黑白芝麻馅、玫瑰馅、果料馅、坚果馅、豆沙馅、果汁馅、火腿馅、鲜肉馅等等,让人眼花缭乱。元宵口味鲜香,配料丰富,尤其是刚刚煮熟,趁热吃下,妙不可言。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7、吃元宵这个事情上要慎重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不,元宵节到了,汤圆成了家家户户必吃的,也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当然吃汤圆也有宜忌哦,一起来看看吧:高烧患者:发热时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糖尿病患者:汤圆含糖量较高,患者若贪图口福,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能诱发酮症酸中毒。年老体弱者: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消化酶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慢,排空时间延长,难以消化和吸收汤圆这样的粘食。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汤圆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高血压、高血脂及痛风患者:无论是甜馅汤圆还是咸味的汤圆,都含有大量的油脂。甜馅的汤圆含有大量糖分和热量,大量食用,会使血糖失控,血脂升高,血粘度加重。

久病初愈者:此时患者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过量食用汤圆不利于康复。

婴幼儿: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吃汤圆时不能整个地吃,要分成1/4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一定要细嚼慢咽,以防不测。

溃疡病患者:吃汤圆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急性胃肠炎患者:患者的胃肠道正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病人应吃些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汤圆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8、煮元宵四大窍门

开水下:水烧开后,把元宵放入锅内,用勺子轻轻推开,让其旋转几周不粘锅壁。慢火煮:待元宵浮起后,迅速改用慢火。否则,元宵不断翻滚,外熟内硬不好吃。点冷水:煮的过程中,每开一次锅加少量冷水,使锅内的元宵保持似滚非滚状态。水沸两三次后,再煮一会儿,即可食之。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甜粘好吃。及时煮:生元宵的糯米粉含水量较多,久放会变质,受冻易煮破。元宵最好现做现吃,放置别超过3天,一旦发现元宵的颜色改变便不能食用。现买的速冻元宵也要及时吃掉,最好不要存放一周以上。

另外,品尝元宵时无论水煮,还是油炸,均要使元宵熟透。在油炸元宵时最好在元宵上扎一些小孔,防止元宵爆裂而烫伤。

 

 

Next Post

雨水时节春捂4招数

周一 2 月 18 , 2019
    雨水,是立春15天之后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至惊蛰有1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