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藏转生疏经通络补元气

今日大寒节气。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俗话说: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风大,低温,天寒地冻,是这个节气的特点。

一、大寒节气养生原则 

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意思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1、食宜温,养肾为主

从五行与五脏、季节的对应关系来说,肾应冬,属水,主藏,所以“冬季养肾”是养生的基本认识。

冬季多吃养肾的食物,首选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此外,核桃、桂圆、栗子等坚果类食品也是冬季益肾佳品。

但补的同时别忘了,中医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炖肉时不妨加几块萝卜,或搭配素炒萝卜丝、蒸萝卜糕等食用,可以防止冬季进补太过造成的脾胃消化不良。

2、睡宜早,养精蓄锐藏阳气

为了顺应冬藏,人们在起居上也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

3、动宜慢,微汗即可

冬藏时节,万物蛰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做事“慢半拍”,以免扰动阳气。

此时的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大家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起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切不可追求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

此外,运动尽量选择在白天、阳光充足时进行,并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4、头宜暖,胸背足忌寒凉

大寒节气,天寒地冻,寒邪侵人,易使人体气血流行不畅,血脉筋脉聚集,所以冬季保暖也就变得异常重要。

中医认为,头是各条阳经会聚之处,心为阳脏贯通胸背,寒易从脚而生,因此,头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年老阳气弱者更应注意。

出门应戴好帽子,避免湿发出门,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选择舒适保暖性能好的鞋子,并经常用热水泡脚。

5、心宜平,节制喜怒,晒太阳

冬季白天短而夜间长,常会影响人们的心情,引发失落、沮丧等情绪,甚至患上抑郁症。

因此,要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节制喜怒,多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积极乐观地面对寒冷的天气变化。

还要多晒太阳,接受“光合作用”,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色。

6、减少进补,准备春发

小寒时节我们推荐的是进补,但大寒时节却不推荐进补了。而且这个时间段,一定要记得,适量开始减少你的进补量。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一年终了,从此轮回,下一个节气,就是立春,届时身体需要开始排毒了。

二、大寒艾灸保健 

中医认为,此时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心肾阳气。因此,保护阳气是此时养生的重要原则。

刚进“四九天”,在这一节气该怎么进行艾灸保健呢?

大寒时节气温较低,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此时调神,当以收敛、封藏为主,以保护人体阳气。

利用艾灸疗法的温热传导更能发挥强大的活血、暖身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调整全身的气血经络,对冬季常见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之效。

【推荐穴位】:神阙、血海和三阴交

1、神阙穴  

艾灸时,可以绕神阙穴(肚脐)周围灸。

使神阙以及神阙周围的关元穴、中脘穴、天枢穴、大横穴由表及里逐渐暖煦、温热,进而全身经脉、气血畅通。

功效:健身与防寒的作用。

2、血海穴

功效: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3、三阴交穴

功效:健脾养血,调肝补肾。

三、大寒疏通膀胱经 

从大寒到春分之前为初之气,气温逐渐由寒转温,加上今年的主运是火太过,这段时间会出现几天比较暖和,如此寒热往来,正是酿生疾病的好时机。这时候我们既需要防寒,又要排毒,保持身体通畅,让外寒和内热都能发散出去。要同时完成这些,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很多人都知道,膀胱经是我们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无时不在传输邪毒,像大肠排便、毛孔发汗、脚气排湿毒、气管排痰浊,以及鼻涕、眼泪、痘痘等都是排毒,只是局部分段而行,最后也要并归于膀胱经。

除此之外,膀胱经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防御外寒。中医把膀胱经比喻成人体的藩篱,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

《黄帝内经》中说膀胱经:「巨阳主气,故先受邪。」

意思是膀胱经为足太阳经,它统领人体的阳气,为一身之表,外界的风寒首先侵袭膀胱经。平时我们老说「神仙也怕脑后风」、「冬暖脊背,夏暖肚」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后背受寒、后颈后脑勺受风,很快就会生病,轻则伤风感冒、落枕、颈椎不适、肩背僵硬,重则中风瘫痪、心脏出问题。

测测你的膀胱经通不通?

1.下午15~17点,记忆力减退或犯困、后脑疼、小腿疼;

2.背部僵硬、腰背肌肉酸胀、后颈部疼痛僵硬

3.腿后侧僵硬、腿痛、坐骨神经痛

4.臀部赘肉多、大腿粗、小腿沉重

5.受寒后头痛、怕冷、迎风流泪、鼻塞鼻涕多,身体腰背、肩颈、臀部、腿后侧等膀胱经巡行的地方明显疼痛。

我们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大家一起看看膀胱经巡行的路线就知道为什么了。膀胱经起于目内眦,贯穿人的头颅后背、臀部、腿后侧、腘窝,最后到足小趾外侧与肾经相连。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记载膀胱经:「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为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 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为此诸病。」

意思是说,膀胱经受病后会出现:小便不畅、遗尿、癫狂、头颈痛、眼睛黄、流眼泪、见风流泪、鼻塞多鼻涕,后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侧都痛。

另外,膀胱经当令是15~17点,这个时候膀胱经很活跃,它经过脑部,使气血上输到大脑,所以这个时候学习或工作,效率都很高。如果膀胱经出了问题,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用,脑子就会不够用。

所以说膀胱经的养护对我们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简单好操作的养护膀胱经的方法,太麻烦的也没几个人能坚持,而养生恰恰需要的就是坚持!

1、敲打膀胱经

膀胱经巡行的地方大多数在后背,用敲打的方便比较方便,可以用按摩捶从上到下的敲打,从后背部开始,然后是臀部、大腿后侧,一直敲到小腿。

刚开始敲可能比较僵硬,也有可能尿尿的气味和颜色会有变化,也有可能痛点会转移,这说明膀胱经正在疏通,身体的毒素在往外代谢,这时候一定要坚持,每天敲10~15分钟,敲到肌肉感觉有弹性,小便颜色正常。

2、膀胱经排毒法:滚来滚去

像动物一样滚来滚去,既能疏通膀胱经,也能锻炼到督脉。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也是身体抵御外界风寒的重要屏障。滚来滚去可以使这条经络通畅,外寒难以侵入,内毒及时排出。

督脉是诸阳之会,人体阳气借此宣发,是元气的通道。滚来滚去可以增强督脉的气血供应,就能激发肾脏的先天之气,强腰健肾,真是一举两得。

仰卧床上,双腿弯曲,大腿和小腿夹角约90度左右,双脚紧挨床面。上体缓慢左右动,一左一右为一次,滚动8~10次。接着用手抱膝(左手抱左膝,右手抱右膝,小腿与大腿自然折叠),使背部成弓形,先左右滚动8-10次,而后背部与臀部交替离开床面一上一下滚动4-6次。

3、拉伸膀胱经:弯腰下屈运动

这是办公室最简单方便的疏通膀胱经的方法了,通过拉伸膀胱经,疏通它,让头脑清醒,肩颈后背、大小腿都有柔韧性。

双腿站直并拢,弯腰下屈,用双手尽量向下伸展。保持伸展7~8秒,放松,重复这个动作10次。你会发现,手指和地面的距离在逐渐缩小。

4、受寒后,热疗后背

刚刚受寒后,怕冷、流清鼻涕、轻微头疼咳嗽,赶紧想办法让膀胱经热起来。如果有火炕,睡在火炕上最好了;也可以后背靠近暖气或电暖器,让后背暖和起来。

在办公室可以用艾灸贴、暖宝宝 之类的贴在后颈部、背部膀胱经的地方,一个地方热了就换下一个地方,从上到下的贴。如果有太阳,那就做日光浴。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后被,晒到后背发热,打几个喷嚏就会好很多。实在什么都没有,那就用后背撞墙,从上到下的撞,撞到后背发热。

有条件的还可以用双手搓后背,我家孩子每次受寒感冒咳嗽,我都会搓热双手,上下快速的搓后背,可以隔着一层衣服搓,也可以抹上润肤油直接在皮肤上搓,重要的是速度要快,搓到后背出汗。说实话挺累的,但效果很好。

如果受寒后没有及时排寒,寒气入里化热了,出现高烧、喉咙痛、身体酸痛,那就在后背膀胱经上刮痧,从上往下刮,力度稍微重一点,刮出痧来好得就快了。

5、腰背委中求

现在很多人都有腰背酸痛的问题,这跟缺乏运动,膀胱经不通也有关系。而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膀胱经又巡行在腰背部,刺激它,可使膀胱经畅通、活血散瘀、清热解毒,能够很好的缓解腰背部疾病。

委中穴很好找,就在腘窝横纹的中点。

1.坐着,两手食指指腹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一次,连做10~20次。

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的敲击委中穴,连做20~40次。

3.用两手食指指腹置于两侧委中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揉10次。

4.搓热两手,用两手掌上下来回擦本穴,连做30次。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立春”最大,立春的好坏往往决定一年的运势。所以从大寒节气开始,我们好好养护膀胱经,为2018年开个好头,对一年的身体健康很有帮助。

 

 

 

 

Next Post

观察舌头识别健康的方法

周一 1 月 21 , 2019
舌头是人体健康最直接的反应之一,但是对于舌头究竟代表了哪些健康信息,很多人却不是很了解。那么舌头的状 […]

猜你喜欢